风水中的各种砂形 风水中文笔砂的几种形式( 九 )


至于写榜书的揸笔,不适用上面所说的拨镫法,应当把斗柄放在虎口里,手指都倒垂,揸住笔斗,臂肘的姿势也是侧下方才有力 。
执笔和肘腕指法的名称繁多,我觉得都是不关重要的,徒乱人意 。讲得对的,我们作字时也本能暗合,正不必说出来吓人 。上面所述各点,正是最为主要的,我们能够记住照做就够好的了 。
最后,我特别欲请诸位同学注意的是,照上面所说的执笔法,实行起来诸位一定要叫苦 。第一,手臂酸痛;第二,指头痛;第三,写的字要成为清道人式的锯边蚓粪,或是像戏台上的杨老令公大演其抖功 。写的字反而觉得比平时自由执笔的要坏 。那么,奉劝诸位忍耐些,三个月后酸痛减,一年以后便不抖 。我常有一个比方:我们久未上运动场去踢球或赛跑,一朝来一下子,到明天爬起来,一定会手足酸软无力,骨节里还要疼痛,全身不大舒服 。而那些足球健将和田径赛的好手不但没有酸煞痛煞,反而胳膊和腿上都是精壮的茧子肉,胸部也是特别发达,甚是健美 。所以要坚持一下,功到自有好处 。
此外,身法须加注意,所谓身法,便是指坐的姿势 。坐要端正,背要直,胸前离案约有四寸左右,两脚跟须着地 。程易田讲得就很精妙:“书成于笔,笔运于纸,指运于腕,腕连于肘,肘连于肩 。肩也、肘也、指也皆于其右体者也 。而右体则运于其左体 。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 。而上体则运于其下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着地,拇踵下勾,如屐之有齿,以刻于地者,然此谓下体之实也 。下体之实矣,而后能运下体之虚,然上体亦有其实焉者 。实其左体也,左体凝然据几,与下二相属焉 。于是以三体之实,而运其右一体之虚 。于是右一体者,乃至虚而至实者也 。夫然后以肩运肘,以肘而腕而指,皆各以其至实而运其至虚 。虚者其形也,实者其精也 。其精也者,三体之实,所融结于至虚之中也 。乃至指之虚者又实焉 。古老传授,所谓搦破笔管者也 。搦破管矣,指实矣,虚者唯在于笔矣 。虽然笔也而顾丽于虚呼,其实也故力透于纸之背 。惟其虚也,故精浮乎纸之上 。其妙也,如行地者之绝迹 。其神也,如凭虚御风,无行地而已矣!”
第四讲 工具问题
书法的工具,不消说,便是文房四宝了—-纸、墨、笔、砚 。平常讲到四宝,总是说湖笔、徽墨、宣纸、歙砚 。这是因为那些地方的人,从事于做那些工业,出产多,品质好,应用最普遍而著名的缘故 。并非说国内除四地之外,不产纸墨笔砚 。
初学写字,大楷用浅黄色的原书纸(七都纸),小楷用毛边、竹帘或白关纸 。总之,宁使毛些、黄糙些,不必求纯细、洁白,白报纸、有光纸等,均不相宜 。至于水油纸,等于古代的所谓硬黄纸,那是摹写所用 。废报纸可以拿来利用习榜书 。初学字的毛病是滑,所以忌用光滑而不留笔、不吸墨的纸类 。
我国书画家所用的纸,大别为生纸、熟纸两大类 。生的纸,纸性吸墨;熟的纸,纸性不吸墨 。普通所用白纸,因为出于安徽宣城,所以统称宣纸 。其名目有六吉单宣、夹贡等,都属于生纸 。煮硾、玉版则归入熟纸类 。其它如冀北迁安县所出之迁安纸,有厚、有薄、有黄、有白 。它的质料多棉,近高丽茧纸,俗名皮纸,亦名小高丽 。北方人用厚的一种来糊窗,其实于书画皆相宜,不过质地稍粗而已 。倘使把它改良了应用,一定很出色的 。又福建纸极细洁,但较薄些,拿来写字作画也很好 。就是因为交通关系,江南较少见,以上亦属于生纸 。至于像蜡笺、粉笺、冷金笺、扇面纸等,矾过的或拖色的可统归为熟纸 。熟纸光洁而多油,落笔前须经揩拭过 。矾重的,往往毛得不吃墨 。国外产品,如高丽纸,古名茧纸,拿来作书作画,落笔皆很舒服 。坚韧经久,向来视为珍品 。但现在出品的已不及从前 。另有细薄的一种,从前用来印书的,现在已不见了 。日本纸极有佳品,惟质地稍松脆,不经久,流通亦少 。至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笺纸,像唐代的薛涛笺、宋代的澄心堂纸、元代的罗文纸、明末的连七奏本大笺等,现在绝迹了(罗文、奏本市上所有,但纸质已非) 。便是清代的各种仿古笺,现在也很少见到,颇是名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