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类和动物一样,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水果,吃到的水果品种也受时间限制,就比如7、8月才能吃到西瓜,10月左右可以吃到苹果和橘子……
文章插图
而如今,水果早已变得唾手可得,大多数人每天都吃水果,并且能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一方面,门口的水果店越来越多,出门逛个街,就能随意买到很多水果 。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水果的培育技术也在大力发展,夏天也可以吃到以前冬季才有的果子,反之亦然 。
水果产业的火速发展,和相关的信息传播不无关系,大量的媒体信息都在说这样一个观念:水果非常好,营养极其丰富,多吃水果,会更健康……
毫无疑问,大部分人会觉得它特好,特健康,而且口感又都不错,多吃一点也没有关系,就当是补充维生素了 。
但事实上,水果真的很健康吗?值得如此high吃么?水果里的营养就那么不可替代么?
想知道真相,就得先从水果是如何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件事聊起……
水果天生会诱惑人
水果很聪明,它们很会给自己打广告,大有一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 。
他们会把颜色生得鲜艳好看,将味道调整得酸甜可口,再变幻出各种形状 。
目的其实很单纯,吸引动物来吃,吃完果肉,动物们就能间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
比如猴子吃完桃子,很有可能把桃核随手扔在周边地里,没过多久一颗崭新的桃树就有可能长出来 。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水果需要动物帮忙播种,动物也需要吃点水果,可以让身体储存脂肪,来抵御寒冬 。
所以说,动物在秋天大量吃水果,是用来储存脂肪的,而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大量吃水果,大量储存脂肪 。
早些时期的蔬果类商人,只是在每个季度售卖一些应季成熟水果 。
水果也根本没有被大规模生产,直到1991年,水果的地位才开始飙升,产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
一场营销活动让水果地位飙升
怎么一回事呢?原来,1992年,美国农业部想要正式颁布新的饮食指南(如下图),这其中对蔬果的日均建议摄入量是每天2-4份 。
为了预热这一最新指南,1991年,大约20家蔬果生产公司,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加利福尼亚州开了一场会 。
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让当时的大众开始吃更多的蔬果 。
最终这个营销计划被命名为:一天五份(Five A Day),鼓励单人每天至少摄入五份水果或者蔬菜,具体到量,就是至少400克以上 。
遍布三大洲,将近25个国家的受众,因为这场营销活动的各种广告受到了影响 。
该营销活动臆想的依据是:吃大量的蔬果,可以有效改善国家的健康,同时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
于是,水果产量激增,走向了果生巅峰,当然,涉及水果产业的商人们,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
水果消耗量也相应大增,然而,掀起这一切的不过是一场营销活动,5份每天也是随意想出的一个数字,那么,到底它是不是如所述对抑制癌症有十足的帮助呢?答案并不十分肯定 。
摄入大量水果就能抗击癌症?
2010年4月,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 the Journal of th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布了一项大型研究报告 。
- 薄荷在饮食中有什么功效,配什么吃可以说是绝配?
- 谁有七天不吃东西只喝水减肥成功的吗?能说下当时的体验感受吗?
- goddess减肥药谁吃过?会反弹吗
- 幼狗能吃成狗粮吗
- 开春吃什么野菜清肝,明目,败火,怎么吃,有什么特色地方野菜?
- 买回来的苹果有点酸,怎么吃才甜?
- 怎么让小狗不想吃饭
- 减肥的时候如何解决一到晚上就想吃零食的坏习惯?
- 每个月的婴儿一天需要吃奶多少次呢?
- 智能手表“成也健康”,但要警惕“败也健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