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沟通问题,背后都是心智模式的问题( 八 )


家庭和组织的问题都是系统问题,一般和个体关系不大,它是一个系统的互动过程,一个演化、涌现出来的过程 。 我们需要有这种觉察,才能更好管理冲突,让对话有效,让集体行动有效 。
4.额外担责的心理容量
无论是经理人还是基层员工,或者老板,经常都有感觉别人做错了事,导致自己承受后果的情景,这时候内心容易产生愤怒,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
同时,很重要的是,此刻,你一定要去问自己的基本假设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错误都是由其个人行为造成的?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
为什么呢?人在很多时候是灯下黑,看不见自己 。 有些时候正是因为你没做什么而带来了这个局面 。
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是否是平时的辅导、督促不到位,或者选人不当?所以,你作为领导,也是有部分责任的 。

所有的沟通问题,背后都是心智模式的问题

文章插图

回到用人的角度,他还可不可用?能否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如果他的确不可用,不可合作,在理解他的同时,也要痛下决心结束这一段关系 。
如果他可以合作,就需要放下架子,敞开心扉来做个对话,这次的结果就当是学习和教育的成本,以后会变得更好 。
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做到好好觉察,好好沟通 。
总结人际互动和沟通是生活的常态,无论是家庭中,还是组织中,每天都在发生 。
沟通过程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点:
第一,在谈话内容角度 。
掌握推论阶梯这个工具,让对话内容更加有层次,在清晰彼此的基本假设和推理过程,进而达成共识,让共识更加可靠 。
第二,对于对话过程中的情绪要有觉察 。
对话过程中是开心的,还是压抑的,是有压力的,还是痛苦的,能够有意识的面对,都会带出一些信息出来,让对话过程变得更加有建设性,同时也可以检查对话过程,及时做出调整,让对方双方共同面对高难度的对话,而不是彼此对抗 。
第三,心智结构 。
心智模式是一种总体模式,一种不可见的操作系统 。 我们平常难以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会影响你的行为 。 虽然它是不可见的,但它是不可或缺的 。 要时常觉察自己的基本假设、观念是否和现实吻合,需不需要因为情况变化做出调整,这时的沟通互动就会变得更有效,更有觉察力 。
总体而言,用推论阶梯来掌握事实,达成共识;理解对话过程和情感来让对话过程变得更有建设性;回到自身,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提升自己的觉察力,让沟通从对话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
由此,在战略共识,在向下的战略分解、横向部门的沟通、困难情景的对话(包括绩效面谈在内的离职面谈、招聘面谈),或者其他有冲突的面谈都可以游刃有余去应对 。
当然,认识到这些很容易,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和大家共勉,共同修炼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邝耀均,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