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面临来自谐波减速机的高价垄断时 , 也催生出不少研发减速机核心技术的企业 。
但垄断谐波减速机长达半个世纪的哈默纳科 , 早在1965年就造出初代机;1970年比较成熟的产品已经开始量产 。
相隔数十年的技术鸿沟 , 难以复刻的精工制造体系 。 即使谐波减速机的结构并不复杂 , 也很难通过拆解后的测量进行1:1的仿制 。 就算能仿制成功 , 面对减速机结构紧凑的特性 , 以及需要毫米级精加工的制造技术 , 也无法立竿见影地进行量产 。
自主机器人品牌的脖子 , 还要被卡多久?
3. 一家代工厂商的自我救赎
转机出现在2003年 , 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瑞士ABB , 已经在中国机器人企业之前吃到日企的苦头——来自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机价格连年攀升 , 伴随而来的却是交货周期的迟滞 。
这股怨气甚至传到中国 。 一名ABB中国员工对此事的吐槽 , 恰巧被一个代工厂商的高管听见 。
这家厂商名为恒加金属 , 正是后来荣获“专精特新”企业——绿的谐波的前身 。 当时作为ABB在国内的供应商之一 , 专门提供精密仪器代工 。
谐波减速机是什么?一个日企生产的小部件怎能产生垄断?甚至让ABB这种国际机器人巨头如此头疼?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一说是机缘巧合的谈话让恒加金属的高管对谐波减速机产生兴趣 , 同为恒加领导层——后来的绿的谐波创始人左昱昱 , 专门去日本考察该项目;一说是左昱昱为了寻求恒加未来的转型 , 赴日调研后才发现谐波减速机这一蓝海市场 。
总之 , 左昱昱从日本回国后 , 就在当时恒加金属的技术团队中抽调了3人 , 进行谐波减速机理论方向的研究 。
一切好像已经开始 , 但又没完全开始 。 如果指望一个“3人小组”能打破日企几十年的垄断 , 未免太过异想天开 。
三年后发生的一件事 , 成为推动恒加金属快速转型成绿的谐波的主要原因 。
2006年 , 恒加金属为欧洲的客户制作了一根金属轴样品 。 这根轴是客户离心机产品的核心润滑系统中的四个零部件之一 , 另外三个都已经交由恒加金属代工 。 恒加此举是为了向客户争取最后这个零件的代工权 。
经过测试 , 恒加制作的样品质量和欧洲相当 , 报价1000元 。 而客户的欧洲供应商 , 报价则高达1000欧元 。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恒加金属最后才发现 , 小丑竟是自己——客户立即拒绝他们的提议 , 原因是如果将所有零部件交由中国代工 , 那么等于是将高速离心机的核心技术全都暴露给中国 。
“这个技术稍加改造后 , 还可以用来制作浓缩铀 , 这怎么得了!”
这时恒加金属的高管们真正感觉到 , “垄断”离自己并不远 。 要想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 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 而且国内代工商市场已成红海 , 继续突围不仅困难 , 回报也并不丰厚 。
就此 , “夕阳产业”里的恒加金属摇身一变 , 成为“专精特新”的绿的谐波 。 潜心进行三年理论研发的谐波减速机项目 , 成为一家代工厂商转型时孤注一掷的最终选择 。
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 , 代工厂商林立 , 所接触的资源也大同小异 , 与绿的谐波几乎同时期注意到谐波减速机这一蓝海市场的企业有十多家 。
绿的谐波作为其中一员并且转型成功 , 是减速机领域“专精特新”民企很好的研究标本 。
接下来 , 我们从中国企业的视角 , 看看谐波减速机的自主研发 , 到底怎样绕过日企立下的技术壁垒 。
4. 壁垒之下——“精密”的破绽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 , 哈默纳科作为掌握尖端技术的巨头也无法免俗 。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生娃:100%青蛙基因,杀不死,可繁衍4世
- 中国武术与舞蹈资料 中国武术和舞蹈是怎样的关系?
- HPE中国——心怀责任,践行担当
- 出海日报丨中国连续12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辞去CEO一职
- 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上线“9710云申报”服务功能
- 外国人来中国需要什么条件 外国人开淘宝店的条件有没有限制?外国人想开店审核条款多吗?外国人限制出境期限
- 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项目获2021“鼎革奖”
- 中国袋泡茶江湖暗战
- 中国机床往事:换个角度看东北
- 光速中国完成9.2亿美元新基金募资,一次性新增5位合伙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