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 , 因为垄断才让世界机器人行业苦“日”久矣 , 进而催生出如绿的谐波的一众“反抗”企业 。 
在技术上 , 当时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机仍然以60年代日本科学家依托渐开线齿轮建立的理论作为基础 。 
谐波减速机的基本原理 , 是依靠齿轮的形变产生转动差 , 获得减速比 。 由柔轮、刚轮、谐波发生器三部分组成 。 
在工作状态下 , 随着谐波发生器的转动 , 柔轮与刚轮的轮齿会依次啮合 。 由于柔轮比刚轮更大 , 因此相对于后者 , 与谐波发生器会产生反方向的微小转动 。 
以齿数100的刚轮和齿数为98的柔轮组合为例 , 随着谐波发生器每转动一周就会产生2/100的转动差 , 从而获得较大的减速比 。 

文章插图
谐波减速机齿轮原理
谐波减速机的特点 , 就是结构紧凑 , 减速比大 , 承载能力强 , 传动精度、效率高 。 其中 , 谐波发生器自身转动惯性大 , 如果制造精密度和材料使用不到位 , 就极易出现噪声大、震动强、扭转刚度不足的情况 。
哈默纳科早期产品使用渐开线齿轮理论 , 大概在90年代时 , 独创的IH齿形技术已经成熟 。 但IH齿形仍然在渐开线齿轮的范畴之内 , 只是在精度、强度、刚性、使用寿命方面实现革新 。
日本以“精”为纲要的企业文化 , 导致日企即使在尖端科技产业上 , 仍然保持“不率先创新 , 但是把细节做到极致”的特点 。
日企的流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极端严谨 , 所带来的弊端就是 , 新生代的专家想要革新或推翻资历更高的“老师傅”创立的成法 , 光凭专业能力是不够的 , 还得苦熬“工龄” 。
体现在谐波减速机上:渐开线理论 , 并不是日本人的原创 , 而是来自英国科学家Willis 。 但在取得这项技术专利后 , 哈默纳科等企业迅速吃透 , 在短时间内就能以领先的工艺开始量产 , 迅速占领市场 。
哈默纳科虽然早早完成专利垄断和市场占有 , 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 前代专家的理论在几十年中一直被奉为圭臬 , 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不频繁 。
擅长从无到有、自主突破的中国企业 , 从日企的“精耕细作”中找到了破绽 。
5. 跨越鸿沟——等时与造势谐波减速机本质上就是齿轮传动技术 , 如果决定从基础研发开始突破 , 那么将主要聚焦于齿轮的啮合方式 。
但在2006年 , 绿的谐波减速机研发组的带头人毕业于低温物理专业 , 最初成立的研发团队中 , 连一个齿轮技术专家都没有 。
仅有的资料 , 是哈默纳科的产品——一个结构精密紧凑 , 将所有细节和制造工艺啮合在一起的技术黑箱 。
仅有的优势 , 是多年精密仪器代工制造 , 积累下的实践经验和机床设备 。
这是当时绝大部分开始自主研发谐波减速机的中国企业 , 所遇到的共同困境 。
刚起步的几年 , 绿的谐波从钻研谐波减速机齿轮啮合原理入手 , 用计算机制作模型进行测试 , 同时拆解哈默纳科的产品以了解细节 。

文章插图
哈默纳科谐波减速机拆解图
2008年 , 哈默纳科专利年限到期 , 成为公开性技术 , 有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 。 绿的谐波迅速吃透IH齿形背后的渐开线齿轮原理 , 结合之前对谐波减速机长达6年的深入研究 , 最后跳出渐开线齿轮理论 , 自成一派地建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齿形设计模型——P型齿 。
绿的谐波的投入不可谓不大 , 六年研发耗资4000多万 , 相当于之前代工业务十年的全部利润 。
-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生娃:100%青蛙基因,杀不死,可繁衍4世
- 中国武术与舞蹈资料 中国武术和舞蹈是怎样的关系?
- HPE中国——心怀责任,践行担当
- 出海日报丨中国连续12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辞去CEO一职
- 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上线“9710云申报”服务功能
- 外国人来中国需要什么条件 外国人开淘宝店的条件有没有限制?外国人想开店审核条款多吗?外国人限制出境期限
- 中国外运物流控制塔项目获2021“鼎革奖”
- 中国袋泡茶江湖暗战
- 中国机床往事:换个角度看东北
- 光速中国完成9.2亿美元新基金募资,一次性新增5位合伙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