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品牌形象的核心( 四 )


很多人讨论这件事的时候,都说乔布斯错了,因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不是一辆更快的马车,而是更快的方式 。
1886年第一辆汽车生产,至今136年,汽车的速度确实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精致,但也只是形态和配件上的变化,而不是马车到汽车这种形式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
如果消费者真的是这种思维思考问题,请问:相对于汽车,更快的方式是什么?你肯定会说是高铁?飞机?假如,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汽车的速度是现在最快的,同样的问题再问一遍:相对于汽车,更快的方式是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这个答案在他脑子里压根就没有概念,最好的回答是“更快的汽车”,能说出这个答案的也寥寥无几 。
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你问普罗大众“比马车更快的方式是什么”,最好的回答必然是“更快的马车”,因为消费者只知道他想要“更快的马车”,不知道什么是“更快的马车” 。
乔布斯就创新问题发表过态度,他说,“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 。 有创意的人总能看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整合成新的东西 。 这就是创新”而后面这句话也同样重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的 。 而用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大众是否也想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要擅长做的 。 这才是公司花钱请我们做的工作 。 这与流行文化无关,与愚弄大众也无关 。 ”
品类创造,你无须问消费者是否需要这个产品,你问他“你需不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他心里肯定是想要的 。 但是,在“想要”和“能要”之间,需要一个乔布斯所说的正确标准来判断:
1. 能否取代旧品或为消费者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
2. 是否易于消费者理解,操作是否简单;
3. 价格能否被消费者承受 。
三个标准缺一不可,否则你的创新就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
同样,品类升级,也需要满足这三个标准 。
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其实发明汽车的是卡尔·本茨,但亨利·福特是让普通人都能开上汽车的那个人,这个误解其实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 。
1908年,福特T型车正式上市,那个时代汽车价格高达4000美元,福特的T型车仅仅850美元,当时美国民众的工资一年也就800美元左右,T型车的出现,让普通民众圆了可以开上车的梦想,上市就遭到了疯抢 。 T型车的订单爆了,可工厂的产能供不上 。 福特受一篇肉类包装生产线报告的启发,一项革命性的生产技术—生产线就诞生了,每一位工人固定在一个位置,负责一件工作,能使一项工序转到另一项工序 。 如此高效的组装流程让福特T型车产量迅速提升,成本大幅下降 。 当时一辆汽车的生产时间需要700小时,T型车只要12.5小时 。 1910年福特T型车的售价降为780美元,1911年下降到690美元,1914年则下降到了360美元,到1927年,福特T型车累计生产了1500万辆,创造了空前的记录 。
两个案例看下来,你会觉得,根本没学会如何理解消费者需求,洞察背后的本质 。 如果你还觉得理解表象,洞察本质是别人教会的,那营销就不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行业了 。 您可以是个按部就班的策略师,但一定不是一个有胆略、有创新、有共情能力的操盘者 。
第一、二层:产品功能价值的提炼
人靠衣服马靠鞍,产品要想变为商品,还需要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 。
产品功能价值的提炼就是将卖点包装成消费者心中的痛点 。 强化产品优势,放大利益价值,从这里就正式开启了品牌之路 。
现如今,大到公司领导,小到街边夫妻店,都知道品牌的力量 。 如果你问他们,到底什么是品牌,那可就仁者见仁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