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点君的三台旧称之一就有成员体重自动识别“归档”的功能 , 但没想到咕咚把这个识别能力做的更好 , 而且最多可以设置10个不同成员 , 一大家子也能hold住 。你们可能不明白这个功能的意义 , 比如爸妈和你都出去称重 , 数据会记录在各自家庭成员的账户下 , 形成各自的统计表格 , 查阅时非常清爽;假如没有这个能力 , 家里人员越多 , 体脂称APP的数据将越混乱 , 无法提供清晰的参考 。从这一点看 , 咕咚比我家里的3台体脂称都更能胜任全家人称重的使用环境 。
最后要提一下“测试提醒”也就是闹钟功能 , 能设5组 , 真的可以当普通闹钟用 , 就是铃声太单一了 , 我试了下还是关掉了 , 啥时候能自定义铃声?
此外 , 人声语音播报和闹钟都无法自由控制音量 , 夜里称重前还得考虑关掉语音播报 。不过语音模式自带提醒还是蛮贴心的 , 一般是看你这次称重与上次相比是轻或是重 , 对应给予称重者鼓励 , 比如“多运动”、“该减肥了”等等 , 被称作“胖子帮扶对象”很贴切吧 。说到这里我有点后悔把家里那台天猫精灵方糖送人了 , 咕咚这台称是能跟方糖连接提供身体数据语音问询的 , 不然可以再做进一步测试 。
11个字总结 , 净颜、双联、语音、锂电、多成员 , 应该可以概括这台咕咚WiFi智能体脂称的特点了 , 其中语音播报和多成员数据管理是我认为最实用的功能 , 其次是WiFi蓝牙双模式连接、自动数据同步 , 而ITO镀膜可以让称重测身体数据无需“踩正”电极 。另外还要说说 , 咕咚APP+自有或其他品牌智能产品(比如我用的1More的耳机、智能跑鞋等)的联合支持意味着“运动智能互联”不再是以往的鸡肋概念 。
当然这款称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 比如:
- 语音播报没有音量调节余地 , 使用时间会受到限制;
- APP注册新成员机制需要调整 , 因为一旦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赤脚称重 , 就需要重新踩称、重新在APP界面填写一遍新用户信息 , 如何精简这个过程是厂家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 个人闹钟的声音不好听 , 我妈说听着有一种拧巴的感觉 , 请换个让人心情舒畅的吧 。
- 希望咕咚能直接将体重数据推送到微信端 , 无需APP也能实时查看数据 , 对老年人来说更简单 。
- 170cm身高体重正常值是多少?
- 宝宝三个月,体重12斤正常吗?
- 奥尼尔巅峰期体重 谁能跟巅峰时期的奥尼尔身体对抗?
- 女生158厘米,多少公斤是标准的身材?
- 随着孩子的成长,身高体重多少算达标?
- 通过锻炼瘦了,但是体重没变,这是怎么回事?
- 为什么电子体重秤的电池只能用几天?
- 健身后,为何体重会加重呢?
- 生完宝宝二个月后体重138斤,怎么能快速恢复到105斤?
- 什么方法计算胎儿体重最准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