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索尼新发布的WF-1000XM4真无线降噪耳机?

WF-1000XM3,索尼当年最好的真无线降噪旗舰 。

如何评价索尼新发布的WF-1000XM4真无线降噪耳机?

文章插图
在那个时空背景下拥有不俗的声音表现,连接性能以及稳定性都达到了当时的基础水平 。再加上当年一系列技术加持,WF-1000XM3 在性能、体验以及表现上,都算得上是索尼最好的真无线降噪耳机 。
除此之外,它的出现为索尼的真无线产品定下了基础和规格,所以它既是索尼的旗舰,同时也是当时索尼真无线的新基准 。简单来说就是:
「它,是那一代的尖子,也代表着它们那一代 。」
那,时隔两年的 WF-1000XM4 呢?
经历了两年的磨练和进化,WF-1000XM4 进一步浓缩了机身,提升了佩戴的稳定性 。新一代处理器 V1以及搭载高柔性振膜的 6mm 新单元加入后,WF-1000XM4 的传输性能、降噪以及播放表现都再跃升到一个档,从上一代旗舰跳到了新一代旗舰的位置上 。
以前,我们可能还需要在 WF-1000XM3 的最强面前加一个索尼,但现在 WF-1000XM4 终于可以自信一点,把索尼去掉了:
「WF-1000XM4,新一代真无线降噪旗舰 。」
浓缩,进化要谈 WF-1000XM4 的外观,「浓缩」是个关键字 。
这个关键字,从包装和充电盒开始 。
【如何评价索尼新发布的WF-1000XM4真无线降噪耳机?】新一代的充电盒和包装一样,都采用了极小的规格去设计 。
包装只是一个简单的「天地盒」形式的小盒子,配件藏在盒子底部,耳机充电盒则放在中间位置 。
经过进一步体积压缩的 WF-1000XM4 充电盒,现在就和 AirPods Pro 的充电盒子体积相仿,比 WF-1000XM3 的要小很多,要轻松塞进绷紧的牛仔裤口袋也没有太大问题 。
原本,我们还以为受制于电池,导致索尼还是迫于无奈地放弃了 WF-1000XM3 的瘦身计划 。但没想到对于索尼来说这其实也并不是妥协,他们只不过是更「潇洒」地留下了像上一代盒子一样大的进步空间而已 。
是的,经过完全瘦身之后,WF-1000XM4 的充电盒不仅能够维持 16 到 24 小时的续航提供,同时也增加了无线充电的功能,进步之大可想而知 。
但和之前的想法不同的是,WF-1000XM4 的无线充电模块是放在了耳机充电盒底部,紧凑的充电盒设计搭配可以直立的造型,看起来其实也颇为精致的 。
因为进一步压缩了充电盒空间,盒子内部的位置也紧凑了不少 。
还好的是,耳机的进出还算方便 。而 WF-1000XM4 充电盒的磁吸结构也算稳妥,摆放也可以稍随意一点其实也可以吸稳,使用起来也不需要太高的精度 。
和充电盒一样,WF-1000XM4 耳机本体也实现了大幅瘦身 。WF-1000XM3 那个胖胖的椭圆三点支撑设计,现在变成了更方便深入耳朵的圆形机身,调整佩戴方向的模式也比以前方便得多 。
改用新造型之后,耳机佩戴稳定后重心也会比之前向内,因为体重以及外力外压而掉下的几率会更低,佩戴的稳定性我个人觉得是比上一代要好不少 。
佩戴体验也相差不大,我个人感觉是比 WF-1000XM3 要再稳定一点,佩戴时的饱满感会再强一点 。对于我这种习惯了 IER-M9、XBA-Z5 和 XBA-A3 的深入耳爱好者来说,体验上应该更好的 。
耳机起步的默认胶塞也变成了记忆海绵塞,佩戴感会和之前用胶塞的 WF-1000XM3 有一点不同,没有更换过记忆海绵的老用户也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尺寸适应下 。
回到耳机设计,机身压缩了空间后,多余的空间没有了,现在整个耳机外侧都是触控板 。比起以前还要找触控版的状态,现在直接触控即可 。
外观上,WF-1000XM4 大部分的更新都以浓缩为主 。
更小的机身和更低的重量,为这种无外挂固定结构的设计减轻佩戴压力,同时也提升稳定性 。耳机比之前更贴耳,佩戴的安全感也提升不少,比起还有一些不稳妥的 WF-1000XM3 来说,体验上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