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_鹿衔草副作用_鹿衔草图片

性温;味甘苦;归肝、肾经 。
功效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

禁忌孕妇及内有湿热者慎服 。
鹿蹄草故事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东北的深山密林中群居着野鹿 。为此,当地许多好奇的居民都想观鹿逗乐,但人现鹿散,不能如愿 。这反倒越发激起人们想了解这群自然生灵的欲望 。
有一天,几个居民经过一番仔细谋划后,擎着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又深又密的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 。不多一会儿,果然引来了大群野鹿 。
但见野鹿雌雄相嬉,有些还相与交配 。奇怪的是,居民发现一对野鹿交配完毕后,雄鹿便会倒“毙”于地 。接下来.便有一群雌鹿围扰过来,发出悲鸣嚎叫,把头凑在一起,随即又四散而去 。约莫半晌工夫,这一群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的一群雌鹿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 。只见雌鹿把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 。没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睁开眼睛,渐渐醒了过来,犹如刚从睡梦中醒来,继而又重新神采飞扬,与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
窥见此幕的居民颇感惊奇,想看看这神草究竟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 。他们走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圈的叶片,香气浓郁,当地生长有很多这种草 。于是居民们便采些这种草拿回家,猜想人吃了可能也会有药效 。
后来经过反复验证,这种药草确有益肾补虚救急之功效 。可给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观鹿的几个居民提议,叫“鹿衔草”吧,因此也就这样给这种药草定了名 。
鹿衔草的图片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_鹿衔草副作用_鹿衔草图片

文章插图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_鹿衔草副作用_鹿衔草图片

文章插图
鹿衔草的功效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微温 。归肝、肾经 。
《滇南本草》:“味辛凉,性温、平 。无毒 。走足少阴 。”
《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温、味苦 。”
《陕西中草药》:“味微苦、涩,性平 。”
《山西中草药》:“微甘,温 。”
功效主治
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 。主治肾虚腰痛,筋骨痿软,风湿痹痛,虚劳咳嗽,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伤出血,虫蛇咬伤 。
《滇南本草》:“添精补髓,延年益寿 。治筋骨疼痛、痰火之证,煎点水酒服 。”
《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通经有效 。《安徽志》:性益阳,强筋,健骨,补腰肾,生津液 。”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强筋壮骨,祛风除湿,补虚劳,止惊悸盗汗 。治筋骨酸软,各种出血,风湿关节痛,惊痫吐舌及鼠瘘、痈肿等证 。”
《湖南药物志》:“活血止血 。治金创出血,一切蛇虫犬咬伤 。”
《陕西中草药》:“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调经活血,收敛止血 。治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 。”
《内蒙古中草药》:“治过敏性皮炎 。”
《福建药物志》:“主治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神经衰弱,毒蛇咬伤 。”
《浙江药用植物志》:“祛瘀,止血,补肾,降压,调经,解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