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这话是什么意思?

“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 。”这是任乃强先生在其《西康诡异录》中介绍陕商时,首先提到的、在川康间流行的民间歌谣,借以说明,当年,在四川乃至川边的康藏地区,随处可见陕西商人的身影 。

“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这话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西康为旧省名,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zhi州、凉山彝族自zhi州、攀枝花市、雅安市,乃至西藏东部的昌都等地在1955年前都曾属于西康地区 。也就是说,在这一广袤的区域,陕西商人在资金实力、经营规模和对商机把握等方面均是首屈一指,由此可见陕商在当时康藏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实不仅在西康地区,就是在康巴地区,包括现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zhi州在内的广大区域,陕商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即使是在八十余年后的今天,陕商在四川乃至川西藏区曾经的商业传奇依然有踪可寻,而最能直观地反映他们踪迹的就是当地以“陕西”命名的街巷名、地名 。在四川省会成都市有位于天府广场附近的陕西街,陕西街130号是蓉城饭店,大门上方悬挂着“陕西会馆”的匾额 。旧时这里便是陕西会馆所在地,为陕西商人集会、宴请、祭祀之所 。在宾馆后院有一幢重檐歇山顶式古建筑,1981年4月4日,成都市人民xx公布其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而这幢古建筑即为陕西会馆旧物,也是成都城区仅存的老会馆古建筑,这条陕西街的得名就缘于此会馆 。与此类似,在成都周边的双流县城、新繁镇、郫筒镇、新都,以及德阳市罗江县,泸州市叙永县,绵阳市江油、安县等地,均有陕西街(或巷)的名称 。其实,在康巴地区的不少城镇村落也有陕西街(巷)的地名 。无论是在从雅安、汉源到康定的南路边茶古道上,还是从都江堰沿岷江而上到茂县、松潘的西路边茶古道上,均可寻找到多处陕西街(巷)或老陕街的旧迹 。
(一)
出成都南门过雅安,可取道汉源县宜东镇 。宜东原名泥头、泥头驿,旧时为进出川藏官道的必经之路,也是从雅安经汉源到康定的南路边茶运输中间站,当年运往康定的茶包都要在此重新登记发运 。清末,傅崇矩所编《成都通览》中记有朱曾三到泥头驿时所见:泥头有四百余户人家,有雅安茶商的店号,都是陕西帮的 。而且他听说雅安的茶背到这里要换背……
在宜东老街上方的后街,有一条街巷名为:老陕街 。街上由东向西依次有陕西泾阳茶商的义兴茶号和恒泰茶号店房 。在老陕街的东头,隔街还有天增公号,该号后来更名为天兴仁茶号 。在义兴茶号的东面,隔街相望还有占地面积很大的贵州会馆和陕西会馆 。如今,天增公号旧址完整保留,恒泰茶店仅有后院还存留,宜东老陕街的位置还可辨识 。
从宜东重新发运的茶包,其目的地就是康定(旧称打箭炉) 。在康定城内也有一条陕西街,也称老陕街 。其位置大概在河西自上桥至中桥这一地段,街道为青石板路面,因靠河边的商号大多为陕西人开设而得名 。这里曾经有陕商经营的店铺上百家,除了有义兴、恒泰、天增公等大茶商、布商字号外,还有陕西鄠县人开办的众多大小商号 。
现今在道孚县协德乡惠远寺附近的街村,有一条石铺的新修街道被命名为老陕街 。清代在惠远寺附近经商的陕西人就聚居在这条街上,他们从事茶叶、药材、马匹、盐以及日常物资的运输、贩卖 。当年街道边的建筑样式也融合了大量陕西民居的元素,因此得名“老陕街” 。
同样,出成都西门,便可抵达都江堰市(旧名灌县) 。灌县为进出岷江流域藏区的交通要道和门户,也是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西路边茶由此发运至理县、松潘,大、小金川,乃至邻近的青海、甘肃等地 。在都江堰市玉垒山下的幸福路上,原有一小巷名为陕西巷 。县志记载,此巷得名是因为巷内原有较多陕西会馆房产的缘故 。在幸福路中段,旧时有三圣宫、秦晋会馆,即为山陕客商所建 。此巷附近也集中着陕西渭南人开办的茶号 。南侧的南街上有丰盛合号,对面的文庙街上有义和全号,在三圣宫斜对面则是本立生号 。如今,这条陕西巷在西街旅游导览图上有标注,但街巷原址已荡然无存 。周边老住户介绍说,陕西巷原为一小巷,房屋低矮陈旧,因2008年汶川大地震损毁严重,故于震后拆除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