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提肛运动有什么好处?

提肛运动是指有规律地提收、放松肛门,能锻炼盆底肌肉的协调运动,改善盆底功能紊乱,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缓解大便失禁、尿失禁、便秘,防治肛周疾病,保护前列腺,改善性生活 。提肛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一般坚持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

提肛运动是指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尤如平时想排便又忍住不排的感觉 。
具体做法:
向上收紧提肛肌5秒钟,再慢慢放松10秒钟,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 。每天三次,站、坐、行均可进行 。
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提肛运动则效果更好 。
提肛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肛门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等协调共同完成 。提肛运动能锻炼盆底肌肉的协调运动,改善盆底功能紊乱,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这对防治肛肠疾病、缓解尿失禁、保护前列腺有效,对改善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一般若能坚持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那么,做提肛动作具体有哪些好处呢?
1改善大便失禁
健康者其肛门收缩有力,扩张有度,既可使较粗而干燥的粪便排出,又可使肛门紧闭,不致使稀薄的粪便外溢 。
经产后的中老年妇女、高龄老人往往肛门松弛,大便溏薄时容易从肛门溢出污染内裤,严重者有点便意就会拉,每天大便几十次,每次只一点点,这称为“肛门失禁性腹泻”,尤其在急性胃肠炎后好发 。
【做提肛运动有什么好处?】
该病药物治疗主要使大便干燥成形,不容易从松弛的肛门溢出,而治疗的根本就是紧缩肛门,加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提肛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
从年轻时开始坚持提肛运动,可防止老年时肛门失禁性腹泻,这对经产妇尤为重要 。
2缓解便秘
有一种功能性便秘叫“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肛门附近的组织、器官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 。
出口梗阻型便秘比较常见,占慢性便秘的60%左右,可能原因是盆底肌肉功能紊乱,以致肛门不能松弛,大便不能排出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特点:有便意,排便费力困难,排不尽或肛门下坠感,排便量少 。
这类患者大便堵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很是痛苦,长期依赖泻药,尤其喜欢使用开塞露,大便不畅,就来一支开塞露,哗,爽!可经常使用开塞露,时间一长使直肠敏感性变差反而加重便秘,产生依赖,一天不用就完全拉不出来了 。
目前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没有好的药物,“生物反馈治疗”有一定疗效 。而提肛运动能锻炼盆底肌肉的协调运动、改善盆底功能紊乱,长期坚持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有比较好的疗效 。
3预防和治疗肛周疾病
痔疮是因肛门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引起 。提气缩肛时,对肛周静脉产生一个排挤作用,能使局部静脉回流畅通 。尤其在呼气时收缩肛门,利用腹内较低的压力,更有利肛门静脉血液的回流 。
肛裂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 。而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度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 。
在提肛运动过程中,肛门周围肌肉间隙性的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肛门松弛,这对预防和治疗痔疮、肛裂、脱肛等肛周疾病颇见功效 。
4促进肛门术后恢复
肛周疾病手术以后,肛门皮肤、括约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出现肛门下坠感,甚至不能控制稀便及排气等情况 。术后创口疼痛、括约肌痉挛,使创面引流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创面的修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