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于郎原文赏析 战于郎原文及翻译( 七 )


【注释】
①介夫:披甲的卫士 。
②说:通“悦” 。
③扶服:通“匍匐”,音义皆同 。扶服本义是伏地爬行,引申为尽力 。
【翻译】
季孙的母亲去世了,鲁哀公前去吊丧 。曾子和子贡也一同前往吊唁,但是由于哀公在里面守门的人不让他们进去 。曾子和子贡来到马房,将自己的仪容整理了一番,然后再去 。子贡先进去,守门人说:“刚刚已经通报过了 。”曾子跟随其后,守门人让开道路 。二人走到寝门的屋檐下,卿大夫都连忙让位,哀公也从阼阶上走下一个台阶,作揖,请他们就位 。君子议论这件事情说:“将自己的仪容整理了一番,这对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宋国都城阳门死了一个卫士,司城子罕到他家去吊丧,哭得十分伤心 。潜伏在宋国的一个探子探听到这件事情,回晋国向晋侯报告说:“阳门死了一个小卫士,但是像子罕这样的大官亲自前往吊唁,还哭得十分伤心,这样的行为是很深入民心的,宋国恐怕不是好欺负的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个探子真会刺探国情啊!《诗经》上说:‘邻居如果有了困难,我们应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宋国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因此,不仅晋国不敢欺负宋国,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一个敢和宋国为敌的国家 。”
【原文】
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门 。士、大夫既卒哭,麻不入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① 。原壤登木②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
【注释】
①沐椁:修治棺材 。
②登木:以手叩击棺材 。
【翻译】
鲁庄公死后准备下葬,穿孝服的人等候在宫殿最外的一道门,不让入内 。等臣子祭哭完了,关系最疏远的亲戚也不让进灵堂了 。有个叫原壤的是孔子的老朋友了,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助他修治棺材 。原壤敲着棺材说:“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用唱歌来表达我心中的情感了!”于是唱道:“这棺材的纹理就像狸头上的花纹那样漂亮,我想握起你的手来表达我此时此刻心中的喜悦 。”孔子走过去假装没有听见,孔子的随从却说:“这人这样无礼,您还不和他绝交吗?”孔子说:“我听闻,亲人总归是亲人,老朋友总归是老朋友 。”
【原文】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文子曰:“死者如可作①也,吾谁与归②?”叔誉曰:“其阳处父乎?”文子曰:“行并植③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其舅犯乎?”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 。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晋人谓文子知人 。文子其中④退然⑤如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 。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 。
【注释】
①作:站起来 。指复活 。
②吾谁与归:我赞许和爱戴谁呢?与,赞成 。归,归向 。“谁”是“与归”的前置宾语 。
③并植:通“廉直” 。
④中:身躯 。
⑤退然:柔弱的样子 。
【翻译】
赵文子和叔誉一起巡视于九原,文子说:“如果埋葬在这墓地中的人能够复活,他们当中你最赞赏和爱戴的是谁?”叔誉答道:“大概是阳处父吧?”文子说:“身为晋国大夫刚强而无计谋,不得以善终,这样的智慧让人不敢恭维啊 。”叔誉又说:“舅犯怎么样?”文子说:“舅犯不顾及君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他的仁爱也叫人不敢恭维 。随武子是值得我赞许和爱戴的人,他能顾全大局,考虑君主的利益也可以兼顾个人利益;他既能为自己打算,又不忘掉朋友 。”对于文子的评价晋国人都觉得很合理 。文子的身体柔弱得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禁受不住,讲起话来迟钝缓慢得像难以出口 。他为晋国举荐的管理仓库的官员多达七十余人,但是在他生前却未和他们有任何金钱上的来往,死后也未将孩子托付给他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