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节选全文解析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三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兑命”曰:——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
“学学半”,——”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
*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
一年视离经辩志;——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
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
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
谓之小成.——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
九年知类通达,——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强力而不返,——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
谓之大成.——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
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
此大学之道也.——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
记曰:”蛾子时述之”,——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
其此之谓乎!——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 大学始教,——大学入学之初,
皮弁(biàn)祭菜,——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
示敬道也.——以表示敬师重道.
宵雅肄三——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的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
官其始也.——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
入学鼓箧,——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
孙其业也.——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
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未卜谛不视学,——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
游其志也.——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
时观而弗语,——教师要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
存其心也.——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
幼者听而弗问,——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
学不躐(liè)等也.——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记曰:”凡学,——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
官先事,——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
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