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梵文全文正确读法 梵文心经全文

我们中国人在许多的场合,都读到过一篇叫做《心经》的佛经 。
《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是这样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的原文是梵文的,我们读到的这篇,是汉译文 。
然而,即使这篇是汉译文,仍然十分晦涩,许多人都看不懂 。
那么试问,这篇《心经》,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今天,老冯我尝试把这篇东西翻译成现代中文,让大家参考一下 。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东西很难懂,很难翻译,不同的译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翻译的这个版本,未必是最标准的,只能说给你提供一个参考:
《心经》现代中文版
“观音菩萨修行的时候,到达没有烦恼的静寂境界,领悟到所有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本质,都是空的,于是,他瞬间脱离了一切痛苦和厄运,舍利子(人名)呀,世间一切万物的本质,都是空的,感觉、思想、行为、意识,都是空的,舍利子呀,物质和意识的所有表现,没有不变的,也都是空幻的,没有生命是永恒的,也没有所谓死亡和毁灭,没有绝对的污秽,也没有绝对的干净,同理,没有绝对的增加,也没有绝对的减少,所以在空的状态下,没有什么不变的物质,没有所谓的感觉、思想、行为、意识,也没有绝对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感受,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你所感受到的一切,也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些,你也就脱离了无知,并且拥有了永恒的智慧,明白了这些,你也就懂得了:根本不存在什么生、老、病、死,也就脱离了轮回的痛苦,并且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智慧,你也不会再因为骄傲自满而感到欣喜,不再执着,并且到达觉悟的状态,各位修行人啊,因为修行佛法的缘故,你心中的烦恼,将会消失殆尽,因为没有了烦恼,也就没有了恐惧,也就远离了思想跑偏所导致的偏执,最后达到完全解脱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原本心性,就完全觉悟了,因为修行佛法的缘故,你将得到至高无上的智慧,所以也就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具有神力的咒语,是把人引到光明境地的咒语,是不可以用等级来形容的、至高无上的咒语,这句咒语,能帮人消除一切痛苦,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让我们用念诵咒语的方式,来赞叹至高无上的智慧吧,我们现在一起来念这个咒语吧!去吧!去吧!我们一起去那个光明幸福的彼岸!通过各种的法门,去修行,到达彼岸!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悟道、一起修成正果、到达那个幸福的彼岸吧!”
注一:观自在菩萨,就是观音菩萨 。
注二:文中的“舍利子”是人名,又名“舍利弗尊者”,是佛祖活着时候的十大弟子之一,一般认为《心经》是一篇佛祖讲课的课堂实录,在这堂课中,佛祖指名道姓地指点他的弟子舍利弗尊者,所以《心经》里出现了两次“舍利子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