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古文注释 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 二 )


我觉得文言文它的美在于它的非常简洁、传神、有节奏感,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这篇文言文它的好处究竟在哪里,这一段有 41 个字,但就是这 41 个字,把一件事情完全交代的非常清楚非常完整,第一 句话用了一个长句,“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就一句话,就把什么人,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交代的非常明白,非常清楚,如果要用白话文来说,恐怕就会显得非常的啰嗦,紧接着四个字,“茫茫然归”,就仅仅用了四个字,就表现出了这个宋人的愚蠢的样子,这 四个字相当的精炼,非常的传神 。我以前听人说,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第 1 种人是非常聪明而且非常的勤奋,第 2 种人是非常的愚蠢而且非常的懒惰,第 3 种人是非常的愚蠢,但是很勤快,然后说第 1 种人当然是最好的了,因为既聪明又勤快,但是最可怕的呢是第 3 种人,就是非常的愚蠢,但又非常的勤快,因为他就经常会做这种愚蠢的事儿,非常傻的事儿 。这个宋人当然就属于这个第 3 种人了 。
这个后面“谓其人曰”,我对这个“谓其人曰”的这个“人”字有一点疑惑,因为解释说,这个“人”是指的家人,但我觉得他为什么不直接写“谓其家人曰”呢,但是我自己又没有其他更好的来解释 。因为他后面写到“其子趋而往视之”,那当然这肯定是对他的家人说了,但是我觉得如果是写成“谓其家人曰”,就更好解释,更好理解 。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病,在这里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很劳累了,很疲乏了,因为我帮助庄稼生长了(把庄稼往上拔了) 。
下面一句话,“其子趋而往视之”,这个“趋”字又是非常的精炼,一个字就可以表现出这个宋人的儿子吃惊着急,迫不及待的样子 。
后面 4 个字“苗则槁矣”,一句话,直接把结果亮明,画面感极强 。所以写作文的用词一定不是华丽,而是朴实,准确,精炼,就像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词非常的朴实无华,但是非常的有画面感 。
在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够慢慢的领会“茫茫然归”,“趋而往视之”,这种用词的精炼和巧妙,慢慢的积累,对于将来写作文是大大的有好处的 。
《揠苗助长》最后,还有两句话,“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这两句读起来和背诵起来都比较拗口,所以我就没让孩子来背,我觉得家长更应该去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说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是顺其自然顺其天性,什么时间干什么时间应该做的事儿,还是说像宋人这样揠苗助长,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所忽悠了呢 。
这篇《揠苗助长》让我想起了唐朝柳宗元写的另外一篇古文叫做《种树郭橐驼传》,说的是郭橐驼种树种的非常好,有人问他种树种的好的原因,他就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只是给他种好,然后给他培好土给它浇完水,然后我就不管了,让他自己去生长 。那些种树种的不好的人呢,有的是不关心这棵树,土也不培,水也不浇,有的是关心太过了,一会儿去摸摸树,又去掐掐树他,一会又去摇摇树,看它的根是不是长出来了,所以呢,太过关心或者不关心都会害了树 。我想揠苗助长也好,郭橐驼种树也好,都会让我们现在这些大人得到一些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培养孩子 。
这篇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将来我也会让孩子来背诵,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他的很多文章比如还有《捕蛇者说》也都是将来要背诵的文言文的篇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