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堂记》是北宋范仲淹所作的文言文 。
原文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
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
译文有一天,我命令衙役清除杂草开辟成平地,(发现)中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 。于是立刻喊来工匠清理出井中的淤泥,观察这口井的好坏,(工匠)说:“是好泉啊 。”
于是就将进口关闭,使水中杂质沉淀 。三天之后取水,看到这泉水清澈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 。酷暑的时候饮用,就像是吃白雪一样,品尝着像薄冰一样的泉水,冰冷爽口 。在寒冬时节,遇上有太阳的日子,这泉水又如同阳春三月,一片温热 。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 。我又邀请了嘉宾,用建溪、日注、卧龙、云门等地的名茶试这里的泉水,果然甘甜滋润,品尝之后,让人心旷神怡 。
我喜爱它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 。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一座厅堂,叫“清白堂”,又要在厅堂的旁边修建一座亭子,叫“清白亭” 。希望我居住在这座厅堂,登上这座亭子的时候,没有玷污它的名声 。
宝元二年记载 。
创作背景宝元元年十一月(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38-1040),范仲淹来越州(今绍兴)任知州,这次范仲淹是被权相吕夷简扣上“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等罪名遭贬的 。这是他第二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 。第一次他被 贬到富春江,在富春江上建造了严子陵钓鱼台 。他在越州大约17个月(即1038.11-1040.3),所做的几件事,永远为越州人民所牢记 。清理清白泉就是其中的一件 。同时,他也放心不下一个同事,而且这个同事也在官场上正在走背向的路,他就是滕子京 。
内容简介清白泉的名字由来,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因遭贬黜,担任越州知府,他在绍兴府山的山岩间发现了一口废井,井中有泉,命人除去杂草,掏尽淤泥,发现古井“泉清”而“味甘”,“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嚼轻冰,凛如也;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范仲淹把此井命名为“清白泉”,借以表明自己“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从政之道 。并在井上构筑“清白亭”,将其住处的凉堂命名为“清白堂”,还专门写了一篇《清白堂记》 。全文300余字,至今在府山的越王台的左侧 。
作品鉴赏【清白堂记文言文翻译阅读理解答案 清白堂记文言文翻译】文章的主题思想 。文章做在“清白”两字 。借“井德”喻“官德”,大力宣扬“所守不迁”,即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所施不私”,即清正廉洁、不徇私情 。这不啻为当时贿赂成风的官场开出了一剂道德修养的良药,伸张了正气 。
- 程氏爱鸟全文翻译分享 程氏爱鸟文言文翻译简短
- 自相矛盾的正确解释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 迂公修屋原文及翻译注释 迂公修屋文言文翻译
- 邓石如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 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
- 观第五泄记原文及翻译 观第五泄记文言文翻译
- 赵襄主学御原文及翻译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 子鱼论战原文及注释 子鱼论战文言文翻译
- 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 梵天寺木塔翻译及原文
- 孙权劝学的意思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吴山图记文言文阅读 吴山图记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