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瓠巴弹瑟时,就连水底深处的鱼儿都浮出水面来听;伯牙弹琴时,就连拉车的马儿被琴声所吸引,仰着头咧着嘴听 。所以不管声音怎样小,没有听不到的,不管行为怎样的隐蔽,没有不显露出来的 。山中藏有宝玉,山上的草木都会滋润;深潭里生有珍珠,潭岸上就不显得干枯 。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怎么会不被世人知道的呢?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
学习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终结呢?回答是:如果从学习的科目顺序来说,是从诵读《诗经》、《尚书》开始,到读《礼经》为结束;就学习的意义而言,是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 。真心诚意,日日积累,力能持久,才能学而有成,学到老死后才停止 。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终结的,但若从学习的意义上说,是片刻也不能停顿的 。做到了这样,人成为人;半途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了 。《尚书》记载的是古代的政事;《诗经》收集了的是有和谐乐律的诗歌;礼是法制的前提、事物的规范 。所以学习到礼义就算达到尽头了 。这就是达到了道德的顶点 。《礼经》的恭敬节文,《乐经》的中正和谐,《诗经》、《尚书》的广博,《春秋》的微言大义,这些典籍囊括了天地间一切事物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
君子学习知识,要把所学听入耳中,牢记在心,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并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小人学习,只不过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 。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而已,这样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呢,又怎么能使自己变得完美呢?古时候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修正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是为了向人卖弄,讨人欢心 。所以别人不问,自己却去告诉他,这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件事,却告诉他两件事,这叫做唠叨 。急躁不对,唠叨也不对,君子回答别人,问一答一,如同回声回应本声一样 。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礼经》、《乐经》规定了法度典章,规章而未详细说明原理,《诗经》、《尚书》记载了古时的事情,却不切近现实,《春秋》词旨隐约而晦涩,难以让人理解 。仿效良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就周知世事了 。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捷的途径了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
- 初中下册必备古诗文 孙权劝学拼音版原文
- 表达岁月静好的美句 不负春光的唯美句子微信
- cussion的读法 discuss的用法总结
-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按结合材料可分为,这才是真正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 东北山货有哪些,东北必尝的13种山野菜
- 属兔命大富大贵的三大出生日 属鼠命大富大贵的三大出生日
- 几月出生的属兔是富贵命 几月出生的属兔是富贵命啊
- 懂事的句子经典语录? 懂事的句子经典语录图片
- 激励信心的名言警句 鼓励人自信的诗句
- 爱情英语句子唯美短句 关于爱情的英语句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