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 , 哲宗亲政 , 章悖为相 , 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 。十月 , 苏轼到达惠州 , 居住在嘉祐寺 , 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汉族 , 四川人 , 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 , 学识渊博 , 天资极高 , 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 , 明白畅达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艺术表现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 能自创新意 , 用笔丰腴跌宕 , 有天真烂漫之趣 ,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 , 论画主张神似 , 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记游松风亭注释: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yòu)寺 , 纵(zòng)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 , 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 , 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 , 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 , 虽兵阵相接 , 鼓声如雷霆 , 进则死敌 , 退则死法 , 当恁(nèn)么时也不妨熟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 , 信步走到松风亭下 , 感到腿酸疲乏 , 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 。抬头望向松风亭 , 还在高处 , 心想这么高 , 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 , 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 。”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 , 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 。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 , 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 , 耳边听得战鼓声声 , 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 , 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 , 到那时 , 一样能放下顾虑 , 很好地休息一番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嘉祐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 , 明代改建城隍庙 。纵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止息:停下来休息 。宇:屋檐 。木末:树梢 。意谓:心里说 , 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虽:即使 。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恁么时:这时候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苏轼的主要作品有:
【记游松风亭文言文赏析 记游松风亭文言文翻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赠刘景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江景、少年游·润州作、鹊桥仙·七夕、西江月·平山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临江仙·送王缄、春宵、惠州一绝 / 食荔枝、洞仙歌·冰肌玉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满庭芳·归去来兮、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阮郎归·初夏、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沁(qìn)园春·孤馆灯青、蝶恋花·密州上元等 。
- 鲍子难客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鲍子难客文言文翻译
- 袁家渴记翻译及注释 袁家渴记文言文翻译
- 春兴武元衡的古诗翻译 武元衡文言文翻译
- 于令仪的原文及翻译及道理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
- 进学解的文言文 进学解原文及翻译注释
- 齐人攫金古文翻译 攫金不见人文言文翻译
- 楚人学舟全文意思 楚人学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咏雪一句一句翻译 咏雪文言文翻译带原文
-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启示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翻译
- 孔文举年十岁注音 孔文举年十岁文言文翻译注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