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学摘录 为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二 )


【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的喜欢学问罢了 。”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哩!”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译文】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译文】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 。”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译文】孔子说:“《诗》使我振奋,礼使我能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使我的所学得以完成 。”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
【译文】孔子说:“读书三年并不存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 。”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 。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 。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译文】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
【译文】达街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 。”孔子听了这话,就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呢?赶马车呢?做射击手呢?我赶马车好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