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学摘录 为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三 )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译文】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道:“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 。”
【孔子为学摘录 为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孔子听到,便道:“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 。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巧吗?是不会的 。”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
【译文】牢说:“孔子说: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 。“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 。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 。(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容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 。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译文】孔子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 。”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译文】季康子问道:“你学生中谁用功?”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用功,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
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禝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
【译文】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县县长 。孔子道:“这是害了别人的儿子!”
子路道:“那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为什么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
孔子道:“所以我讨厌强嘴利舌的人 。”
11.26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