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叹道:“没有人知道我呀!”子贡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
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知道我的,只是天罢!”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 。孔子答道:“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学习过 。”第二天便离开卫国 。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译文】孔子道:“赐!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译文】孔子说:“君子用心力于学术,不用心力于衣食 。耕田,也常常饿着肚皮;学习,常常得到俸禄 。君子只着急得不到道,不着急得不到财 。”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遇见困难,再去学它,又是再次一等;遇见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 。”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译文】陈亢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您在老师那儿,也得着与众不同的传授吧?”
答道:“没有 。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 。他问我道:‘学诗没有?’我道:‘没有 。’他便道:‘不学诗就不会说话 。’我退回便学诗 。过了几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庭中,我又恭敬地走过 。他问道:‘学礼没有?’我答:‘没有 。’他道:‘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 。’我退回便学礼 。只听到这两件 。”
陈亢回去非常高兴地道:“我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 。知道诗,知道礼,又知道君子对他儿子的态度 。”
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
【译文】孔子到了(子游作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 。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
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 。”
孔子便向学生们道:“二三子!言偃的这话是正确的 。我刚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共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 还在为收纳而烦恼吗?家里这样装,越住越舒服!
- 中学生吃哪些食物记忆力好呢?
- 为啥我们不信鬼神,却不会去买“凶宅”?你会买便宜的凶宅吗?
- 人死后为什么在灵堂前烧三柱香?
- 为什么现行语文课本中几乎不选纳兰容若的诗词?
- 许昕为什么不参加wtt 原因
- 为什么河南省高考报名居高不下,居全国第一?
- 为什么每次晚上一个人睡,刚睡着就做那种狠真实的噩梦,举个例:开着灯在房间睡,刚睡着梦里就是我现实睡的地方的环境,我在梦里面却知道当时是在梦
- 为什么我们在梦里总是被人追,却完全跑不快呢?
- 为什么刷了那么多题,成绩却依然上不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