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首关于端午诗——《乙卯重五诗》 。
小朋友们听到今天的诗题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呢?这乙卯、重五 , 都是什么啊?一点也听不懂 。
乙卯指的就是乙卯年 。
在中国古代 , 可没有现在的公元纪年法 , 而是采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 简称干支纪年法 。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各选择一个 , 组合在一起 , 一共能够表示60个不同的年份 。这也就是为什么 , 我们现在把60年轮回也叫做一个甲子 。
现在乙卯我们知道了 , 那重五又是什么呢?
重 , 这里读做chong(二声) , 也就是重复的意思 。重复的五 , 也就是五月初五 , 端午节啦!
在开始之前 , 我们可以先想想自己平时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有小朋友会说 , 过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 , 赛龙舟 , 戴香包啦!
不错 , 说的很棒!那我们快来一起看一下 , 诗人乙卯年的端午是怎么度过的吧!
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 , 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 , 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 , 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 , 一笑向杯盘 。
在因为今天学的是一首五言律诗 , 所以我们首先要熟悉一个概念 。对于一首律诗体裁的诗歌来说 , 每句都有一个对应的名称 。
第一二句首联 , 第三四句叫做颔联 , 第五六句叫做颈联 , 第七八句叫做尾联 。
很形象的把一首律诗从上到下 , 分别以首(头)、颔(下巴)、颈(脖子)和尾(尾巴)进行命名 , 以后 , 咱们再讲到律诗的时候 , 猫妈就会用这些专用名词来称呼哦~
首联 “重五山村好 , 榴花忽已繁 。”说明了诗人乙卯年的端午节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 , 这个小山村中开满了繁茂的石榴花 。
颔联“粽包分两髻 , 艾束著危冠 。”就到了我们端午最常见的环节 , 吃粽子 , 插艾草!诗人也是一样 , 吃了两个角的粽子 , 高高的帽子上插满了驱蚊辟邪的艾草 。
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 , 这个“危” , 可不能理解为“危险” , 这个“危”指的是“高”的意思 。
像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和柳永《蝶恋花》中的“伫倚危楼风细细” , 都是同样的用法 。
颈联“旧俗方储药 , 羸躯亦点丹 。”涉及到了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 , 就是“储药、配药方” 。
因为古代 , 把五月初五看做“恶日” , 按照阴阳的说法 , 五五这天 , 阳气充盈 , 达到顶峰 。俗语说“端午节 , 天气热 , 五毒醒 , 不安宁” 。
五毒指的是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这五种动物 。针对这些蛊物、瘟疫、病毒和蚊虫等 , 古代人民会制作五色药囊挂在身上 , 还有饮用雄黄酒也是为了驱邪防虫 。
相信讲到这里 , 一些爸爸妈妈一定会想起《新白娘子传奇》里白娘子不慎饮下雄黄酒的场景 。
所以这一句讲的就是诗人拖着自己羸弱的身体 , 在端午节这天 , 依照旧习俗储药、配药 , 可真是忙碌的一天呢!
- 诗经赳赳老秦原文 诗经秦风十篇欣赏翻译
- 古诗月夜的全文解析 古诗月夜的翻译
- 全文介绍和解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及翻译
- 读书佐酒的阅读启示 读书佐酒文言文翻译
- 初中古文翻译三峡 三峡原文及翻译
- 一字之师的典故原文 一字之师文言文翻译
- 李离的故事的启示 李离自刑文言文翻译
- 河中石兽全文解析 河中石兽翻译及原文初一
- 薛谭学讴的启示和道理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
- 关于说疫气全文解析 说疫气翻译文言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