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的经验之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央视( 二 )


按同样的方法进行下去,直到只剩下极少数难点,这时候,将这些难点做上符号,留到下学期老师讲的时候再去解决 。对于已经读懂的知识,也不能放在那里不去管它们,我们知道,每一本书都有配套的练习跟在每章节的后面,阅读完一章,就应当去做做后面的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如果题目能一次做对,说明这一个知识点已经是完全掌握了,不须再在上面耗费精力,如果做错,分析一下原因,看看是由于粗心造成的还是知识掌握的问题 。倘若知识的学习还有遗漏,就应该回头去看看这个知识点 。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往往都能够很有收获 。
这样下来,一本书的内容都被我们提前学习了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三点∶第一,我们提前自学,对知识较为熟悉,老师讲起来自己接受得很容易;第二,我们提前自学,会使我们知道书中的内容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学习起来更加地有针对性;第三,提前自学一遍,使我们能够更加有信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更加主动,也就更加轻松了 。虽然这样做了,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一点,上课听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自学毕竞是自己教自己,在一些题目的解决上老师当然更有经验一些,而且老师也会为我们指出哪一些关键的步骤容易出错,定理中的哪一些关键字应当弄透彻,这些都是我们自学所无法办到的 。况且,我们自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弄不懂的知识点,更需要老师的点拔,所以,课前的自学一定要与上课听讲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课后的复习也是理科学习系统性的体现 。复习时,我们要以老师讲的内容和上课的笔记为主,而不能仅仅去熟悉课本的内容 。因头老师的授课都要对书上的内容进行拓展,有很多新补充的很重要的东西,也有很多很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例题出现,真正重要的东西便是这些,掌握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说我们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复习的时候,如果对某一道题,甚至是某一道题的某一个步骤感到有一些不确定,就一定要把它弄懂,或者问老师,或者问同学,反正一句话,不能留一点疑问,因为如果我们有一次留下了疑问,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到了高考前的复习,望着一堆似曾相识,但又没能掌握的知识,我们会显得极为被动,甚至没有时间去弄清每一点,将疑问带入高考场,无疑是可怕的 。关于课后的习题,在不折不扣地按照计划进行了前三项工作以后,就会显得比较轻松了,习题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千万不能够偷懒去抄别人的作业,那样对自己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我需要强调的就是老师所布置的每一道习题都要自己亲自去做 。关于理科学习的系统性我就想谈这么多,最后再一次指出,自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特别对理科生而言 。
5.关于理科学习方法
下面我来谈谈学习方法,其实我上面已经讲得很多了 。课前自学,课后复习都可以称得上方法,但我现在想谈一谈考试的方法,考试中解题一定要灵活,尤其是对于数学和化学 。我在平时的考试中总结出来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有的同学帮我起了个名字,称为"猜答案" 。说是猜,也不完全是猜,但也确实多多少少的带有一些猜的成份在里边 。这种方法,我认为主要适合于解一些计算型的选择题 。具体来说,有一些答案稍微经过一点判断就知道是错误的,有一些答案又可以很方便地带入原来的题目,算一两步就知道正确与否,这样做选择题,可以比从头开始计算节约一多半的时间,做后面的题的时间就会充裕许多 。
我记得在今年的数学高考题中,选择题 14 道就有6、7道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很快地求解,节约出大约 10 至 15分钟的时间,无论是用于解答计算题还是用于检查都是很合算的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几何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很吓人,是一个很不规则的几何体,但学过立体几何的同学都知道要将这个几何体进行割补,至于割补的结果,得到了一个规则的三棱锥和一个不规则的另一种几何体,很多同学做到这一步就无从下手再往后边做了,但我做到这儿时,求出了三棱锥的体积,我敢肯定这个形状的几何体的体积一定要大于三棱锥的体积,而选项中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一项,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项,从而避免了去求一个不规则图形体积的难题,节约出了很多的时间 。由于这是选择题,我的一些同学被难住后,对于情绪影响较大,以致于影响到了后面的题,如果他们能用这种方法去思考,成绩一定会好一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