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的经验之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央视( 三 )




高考状元的经验之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央视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化学方面的例子 。题目说∶标态下,一体积某气态烃与五体积氧气完全反应,体积减少了2.5升,问在C2H2,C3H,CH8,CsH中哪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显然,我们一看选项,就知道 CsH1o肯定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因为 CsHi在标态下是非气态的 。再估计一下,一体积CH 。和五点五体积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又排除一个,只剩下 C2H2和C3Ho,我们只需要将这两个选项代入题目的叙述中去便能得出答案来了 。这样做,要比按照一般方法设未知数代入求出碳和氢的关系,再和选择项进行比较要好得多了 。对于理科生而言,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做大题时,如果有困难,千万不能什么都不写,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写到卷子上去,让老师帮你去找出一些可以得分的东西,能得一点分算一点分,这些分都是我们自己的,为什么要轻易的丢掉呢?
比如遇到一道物理方面的综合题,感到无从下手了,一看涉及到几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就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公式全部搬上去,说不定能得个几分 。这几分得的可就比辛辛苦苦做一道填空题容易得多了 。考试还有别的很多好方法,大家应该多在平时总结,这样在高考时灵活运用出来,以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
下面来看看怎么样熟悉我们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说白了,理科知识的熟悉还在于要多做题,而多做题并不意味着要搞什么"题海"战术 。"题海"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我们要能够浮在"题海"的表面,而不能"葬身海底" 。那么,靠什么使我们浮在"题海"表面,在"题海"中自由地游泳呢?靠的是我们对于平时习题的总结和归纳 。这项工作主要是在高三的阶段进行的 。在高三的系统复习阶段,会有成千上万的题铺天盖地地压来,我们边做就应该边归结和整理 。一些雷同的题,做多了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多大意义,而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果忽略了又十分可惜,我在高三的时候把题目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简单题目,也就是基本上从来不会做错的题目 。另一类是较难的题目,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灵活题目 。第三类是综合性题目,对于成绩好的同学,重点在第三类,要争取尽量去得这部分题目的分,而对于一、二类题目要保证尽量不出错 。而对于大多数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应当分门别类地来对待这几类题目,第一类题目应当保证不错,第二类题目应当作为重点,不仅要求自己能做得出,更要在高考规定的时间里能够完成,所以,积累这一部分题的多少是个关键问题,而对于第三类题目,不必放太多的精力,这部分题在高考中评估的比例通常少于 30%,遇到了,就像我前面介绍的一样,将能做的部分做好,将能拿的分数拿到手 。目的也就达到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综合题目的解答能力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要想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选择好自己的重点,有目的地去练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至于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同学,题目怎样分类全靠你自己的标准而定,不必去追求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标准,适应自身需要是最重要的 。
关于心理素质的培养,文理科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


高考状元的经验之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央视

文章插图

上面我从整体上谈了怎样去进行理科的学习 。其实数、理、化从基础层面看是一致的,以上的方法也是适应这三门学科学习的 。但数学、物理、化学毕竟是三门不同的学科,有其不同的方向和方法,下面我就做一简要的介绍∶数学侧重要掌握定义、定理的内涵 。也就是说,一个定理的核心说的是什么,这个定理的证明用到了哪一些准备知识,以及遇到一个题目应该通过哪一个定理来下手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熟悉 。所学过的每一个定理和每一条定义,作为物理和化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与数学相比,物理则较为重视一个定理的外延,也就是这个定理在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什么条件下不能够使用 。要针对每一个具体题目,来选择一个适应这个题目解答的定理 。比如动量守恒定义只适用于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或内力远大于合外力的情况下,如果不满足这几个条件就去用这个定理,一定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化学与数、理不同,定义、定理要少得多,但是知识点特别多、特别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知识穿成一条线,以烃这一章为例,以乙烯为中心,可以牵出乙烷、乙炔、苯,在烃的衍生物中又可以牵出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醋,卤化乙烷、卤代乙烯等等,按照元素周期律又可以把无机物串成一条线,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