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1602~1641年) , 字乾度 , 一字天如 , 号西铭 ,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属江苏太仓)人 , 明朝晚期文学家 。
崇祯四年进士 , 选庶吉士 , 自幼发奋读书 , 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 , 与同乡张采齐名 , 合称”娄东二张” 。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 , 评议时政 , 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 。文学方面 , 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 , 主张复古 , 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 。一生著作宏丰 , 编述三千余卷 , 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 , 精通诗词 , 尤擅散文、时论 。代表作《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 。
- 本名
- 张溥
- 别称
- 仁学先生
- 字号
- 字乾度 , 一字天如 , 号西铭
- 所处时代
- 明朝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
- 出生时间
- 1602年
- 去世时间
- 1641年
- 主要作品
- 《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春秋三书》
- 主要成就
- 明朝晚期文学家 创建复社
辱 , 勤奋好学 , 读书必手抄 , 抄后读过即焚去 , 如此反复七遍 , 冬天手冻裂 , 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 。后来他把自己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 , 自己的著作也题名为《七录斋集》 。《明史》记有张溥”七录七焚”的佳话 。
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 , 授庶吉士 。与同邑张采齐名 , 时称”娄东二张” 。天启四年(1624年) , 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 , 称为应社 , 人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 , 后来遍及全国 , 超过三千人 , 平时以文会友 , 兼又评议时政 , ”一城出观 , 无不知有复社者” 。天启六年(1626年) , 撰写《五人墓碑记》 , 痛斥阉党 。崇祯元年(1628年) , 与张采一起 , 在太仓发起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斗争 , 所撰散文 , 脍炙人口 , 二张名重天下 。崇祯二年(1629年) , 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作斗争 , 复社声势震动朝野 。
《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 , 衣冠盈路” , ”一城出观 , 无不知有”复社者” 。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 , 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 。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和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同时中举 , 隔年又与吴伟业中进士 , 改庶吉士 。崇祯十年(1637年) , 礼部员外郎吴昌时与张溥一起推举周延儒复出 。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 , 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 , 正史《张溥传》和梅村的《复社纪事》说他是病卒于家 。计六奇《明季北略》中说张溥被吴昌时下毒 , 当夜腹部剧痛而死 , 时年四十岁 , ”千里内外皆会哭” , 私谥曰”仁学先生” 。张溥死后 , 由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 。
- 蜀之鄙有二僧原文译文及注释 蜀鄙二僧文言文翻译
- 戴森吸尘器保修电话 戴森吸尘器说明书
- 长歌行的翻译意思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
- 定风波译文及注释 定风波原文及翻译拼音
- amore翻译成中文 amore的意思
- 揠苗助长的译文和道理 揠苗助长原文及翻译
-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 浏览器推荐的内容是根据什么,7个干净好用的电脑浏览器
- 原文全诗翻译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
- 魔兽版本转换器做什么的 魔兽版本转换器124e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