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一死 , 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 。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辈包围了 , 他们开始为所欲为 , 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 , 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
在科举取士的历史条件下 , 文社的盛衰与科场的荣辱密切相关 。好修之士以文社为学问之地 , 而驰骛之徒则以文社为功名之门 。虎丘大会前后所表现出来的”复社声气遍天下 , 俱以两张为宗”的局面 , 实质上是江南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深刻反映 。各地学者纷纷登名社录 , 争入张溥之门 , 其源盖由于他奖掖进门弟子”不遗余力” , 大有把持科场之势 。有人公开说:春秋两试 , ”孰元孰魁 , 孰先孰后 , 庶常(按:指张溥)已编定无遗人矣” 。又有谓:”赖其奖擢成名者数十百人”;”中式者皆复社之人” 。”所以为弟子者争欲入社 , 为父兄者亦莫不乐之子弟入社 。迨至附丽者久 , 应求者广 , 才隽有文倜傥非常之士 , 虽入网罗;而嗜名躁进、逐臭慕膻之徒亦多窜其中矣” 。遂使复社鱼龙混杂 , 良莠不齐 , 由读书会文之地而变为争逐势利之所 。张溥企图借广收门徒以控制知识界、把持科场 , 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 。而执政大僚则由此恶之 , 伺机制造事端 , 构词架陷 。
崇祯六年六月 , 周延儒与温体仁的斗争达到白热化 , 结果以周延儒被罢、温体仁继任首辅而告终 。这时温体仁弟育仁欲求入社 , 不许 , 遂指使宜兴吴炳作《绿牡丹传奇》 , 描写复社选文选字之丑态 , 并命梨园搬演 , 广为宣传 , 温体仁由此首开攻讦复社之端 。浙江社友深感耻辱 , 致书溥和采 , 要求洗刷 , 二张专程赴浙会见学臣黎元宽 。黎下令书肆毁刊本、究作传主名 , 执温育仁家人下狱 。温体仁遂与二张开隙 , 并由此而深虑”溥虽在籍 , 能遥执朝政 , 乃令心腹往官吴地 , 伺其隙而中之” 。选御史路振飞为苏松巡按 , 此即为其之重要防范措施 。至秋天 , 遇太仓岁歉 , 张采作《军储说》 , 以为救荒之策 , 张溥撰跋语 。苏州府推官周之夔借此诬陷二张”悖违祖制 , 紊乱漕规” 。次年十二月 , 以黎元宽从二张之命 , 下令将其革职 。八年七月 , 周之夔在准旨致仕之时作《复社或问》 , 发泄他对复社和二张的不满情绪 。九年五月 , 太
张溥塑像
仓人陆文声因事挨过张采的鞭挞 , 欲报私仇;又以输赀为监生而求入社不得 , 上疏谓:”风俗之弊 , 皆原于士子 。溥、采为主盟 , 倡复社 , 乱天下” 。首辅温体仁下所司议之 。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飏、太仓知州周仲连三人以为复社无可罪 , 皆贬斥 , 严旨穷究不已 。十年 , ”无赖恶少年蜂起飚发 , 纵横长安中 , 俱以附会时相 , 矜夸旦夕得大官矣” 。二月 , “有宿嫌于二张”的周之夔揣当国温体仁之意 , 不远千里 , 由闽入京 , 呈《复社首恶紊乱漕规逐官杀弁朋党蔑旨疏》 , 云:”二张且反” , 并语及陈子龙、黄道周、夏允彝诸人 。上”疑之 , 下其事抚按” , 令从”速严查具奏” 。温体仁以陆文声和周之夔讦奏为借口 , ”将兴大狱” , 欲置复社和二张于死地 。自此二张日处危疑震惊之中 , 直至六月温体仁罢去 , 始一展眉 。十一年 , 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辑《皇明经世文编》五百又四卷 , 溥尝助其成 , 且为之作序 。
- 蜀之鄙有二僧原文译文及注释 蜀鄙二僧文言文翻译
- 戴森吸尘器保修电话 戴森吸尘器说明书
- 长歌行的翻译意思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
- 定风波译文及注释 定风波原文及翻译拼音
- amore翻译成中文 amore的意思
- 揠苗助长的译文和道理 揠苗助长原文及翻译
-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 浏览器推荐的内容是根据什么,7个干净好用的电脑浏览器
- 原文全诗翻译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
- 魔兽版本转换器做什么的 魔兽版本转换器124e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