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慢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人身上好几种慢病呢 。
慢病的原因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平时觉得都是小习惯没问题,长此以往对身体的伤害就逐渐显现了 。
中国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病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已经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 。从表面上看,这些疾病名称不同,实际上,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相同或相似,都同不健康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

文章插图
这些疾病初期,可能没有给身体带来明显不适,很容易被忽视 。在个人健康意识薄弱或预防疾病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就“不知不觉”患上了病,带来潜在的危险,疾病伺机发作 。有不少患者是在工作强度显著增加、剧烈活动,或者出现情绪波动等意外情况时,暴发急危重症就医,才知晓已经是糖尿病或心脑疾病患者,失去了本应该早期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良机 。
高糖摄入、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疾病 哪些不良生活方式会造成慢性疾病】
谷物和水果吃得少、
喝酒多等是疾病诱因
研究发现,从1990年开始的近20年间,脑卒中和冠心病已经上升成为中国人因病死亡的第一、第二位病因 。高血压、吸烟和吃盐多是危害最大的三个致病因素 。研究发现,前十种致病危险因素还包括高糖摄入、肥胖、谷物和水果吃得少、喝酒多等,不健康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占多数 。

文章插图
每个年龄段
都应注意控制疾病风险因素
实际上,我们从出生就徘徊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主动预防疾病风险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变化,身体会向疾病一侧缓慢靠近,有时还在加速进展 。
个人防病知识缺乏或防病能力薄弱,就难以预防或遏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曾经习以为常的某些生活习惯,可能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不健康危险因素,已经持续多年 。
健康需要“健康生活习惯”维护 。应在婴幼儿阶段就从父母、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养成健康的好习惯,树立良好的防病意识,这可使一生受益 。
40岁以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病疾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60岁以上高发 。看似“突然”得病,实际上,发病过程已经积累多年 。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根本不知道应该主动预防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失去了早期预防的良机 。

文章插图
常用软尺、体重计、尿糖试纸等
能发现疾病苗头
自己判断身体重要指标的能力是保持健康的基础 。在家中备有软尺、体重计、6克盐勺、尿糖试纸和血压计,这些简易工具对早期预防和发现疾病风险因素、阻断或遏制发病是非常有用的 。
软尺、体重计可以测量腰围、身高、体重,判断是否有腹部肥胖或超重肥胖 。

文章插图
在家中就可以测量血压,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未服降压药、未吃早餐、排尿后,相对固定时间测量 。通常,上午血压是一天中高点,夜晚会降低一些 。对新诊断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测 。而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 。
- 春季要注意哪些常见病 春季易发各种疾病注意什么
- 在工厂上班怎么保护颈椎 打工人如何保护自己的颈椎
- 聪明的人卫生间都不放洗手台了,这样设计更出彩!
- 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 想要健康一定要懂得预防
- 每日一招教你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的三个小妙招
- 预防疾病的10个小妙招 预防冬天发病小妙招
- 预防疾病小知识10条 预防疾病的十大常识
- 为什么有人说牛油果是一个精心策划卖给中国人的健康骗局
- 现在减肥最热门,说说你减肥的经历,哪种减肥方法最有效
- 不停的拍打腹部会有哪些影响能起到减肥效果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