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四 )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活动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获得钓鱼的能力 。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力 。人生之中,每天都在努力成长、做选择,好的学习方法自然能够使学习活动“事半功倍” 。
教育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事业,按教育的类别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按教育程度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教育活动遍布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学习过的知识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社会进步的脚步抛到身后,而适应生活的学习方法却能让人受益终身 。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就如同盖房时收集的沙粒、水泥、钢材和建筑技巧,后续至于能够将房子盖成什么样,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所学习到的建筑技巧,就如同我们学数学,生活中却没有一项买卖活动是与课本知识完全相同的,而只有计算方法终不会改变 。
教学活动点燃孩子们爱知求真的学习欲望,授予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协作的工具与学习方法 。因此,教育工作的任务不只是灌输知识给孩子们,而在于借助有限的书本知识育德、育人 。老师必须将育人放在为教的首位,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孩子们掌握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 。
教的目的
教学活动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孩子的成长活动节省探索时间,高效促进个人成长、进步 。而不在获取知识的方式是碎片化的,还是系统整体化的 。阅读的核心在于能够促进个人身心成长、进步,选取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学以致用” 。学习本身就是拾取知识的沙粒,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针对具体某个人的整体解决方案 。所谓碎片化阅读和整体化阅读的根本区别在于知识的提供者提供信息量的不同,碎片化的内容提供的是某个领域知识的一部分,比如一篇文章;而整体化的知识则是作者较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相对系统的知识,比如书籍 。
1、为孩子成长指引方向 。方向是指引人生成长有效前行的指北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前人总结的智慧经验与技能积淀已经浩如烟海,任何个人相较于知识的海洋就如同航船之于大洋 。如果没有灯塔指引航船是靠不了岸的,人生的成长学习同样如此,在没有成长目标与方向的情况下,个人很在成长过程中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颗子弹,要是没有靶标就只能胡乱飞行,最终势能耗尽而陨落,再或者如同《猴子搬玉米》见这个觉得好、见那个也觉着不错,最终只能空手而归 。
成长进步起始于选择,生产、生活中每天都在选择 。选择是打开生活之门的钥匙,生活中的一切都源于选择,选择生活的地域、选择与谁成为朋友、选择干什么工作、选择何种饮食......选择是生活的起始位 。选择为成长指明方向和目标 。俗语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每个人都是自己那艘航船的舵手,驶向何方就是由选择决定的,如果您选定了灯塔那么您一定能够在短期内靠岸;如果您选择驶向深蓝,那么您将经历更大的风雨,或许也能收获更多......
人生之中可用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比如每天能够利用的最多时间为24小时,每年能够高效利用的时间是365天,按在世100年计算人生总时长约为36500天 。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有价值,就必须做选择,是选择农业种植、工业生产,还是创业?选择决定着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选择定居城市就难免在上下班高峰迎接被拥挤,选择向乡下惬意的生活就必然体力受累、物质相对匮乏 。选择让原本相同的人们开启不同的生活模式,昨天的选择影响今天的生活,今天的选择影响明天可能的前行方向 。选择让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第一波分流,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起点和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