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六 )


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学习内容选择重在能够促进个人成长、适用于聚集个人成长能量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老” 。学习是人生之中获取智慧与技能的最好方式,人生活动归结起来可分为两个大项,一项是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取资源成就自己,另外一项则是运用自身智慧为社会建设做贡献 。学习是“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最好的方式,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察觉自身能力的不足、注意到成长路上别人曾经趟过的坑,从而使自己的成长之路更顺 。食物为身体成长提供运动能量支撑,学习丰富个人精神生活涵养,学习是借鉴、获取经验最快捷的途径,无论碎片化阅读还是整体化阅读,适应成长活动需求的就是最好的 。
3、培养孩子的成长自信心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而呈现出的心理特质,是面对问题时对自己进行积极、乐观的心理暗示,是遇事对自身能力做出充分分析后得出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导向 。它是对自我已具备能力和完成任务决心的充分肯定,自信心具有个体差异性,同时深受学习经验、生活阅历等综合成长行为影响 。教导孩子成长必定经历给孩子示范,而后孩子学着做;告诉孩子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放手孩子自主完成任务,也就是常说的由你跟我做——>我教你做——>我看你做——>你自己做 。
给予孩子独自成长实践的机会 。人是社会性的生命体,同时也是经验至尚的动物,人们根据曾经的生产、生活经验预判并处理当前发生的事情 。期望培养孩子的成长自信心,那就需要在孩子平日完成成长任务之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让他们生活中学会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挑战 。所以,培养孩子的成长自信心就是要给予孩子自主完成成长任务,让孩子从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中获得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孩子从易到难适应自己解决成长任务,比如孩子学习语言是从认识单个字开始,逐步经历词语、短句,最后形成流利的交际能力;孩子学习走路从扶着物体直立起步,一小步、一小步发展到行走自如......
自信是通过不断实践积淀建立起来的,孩子的成长自信不会凭空而生,它是积极参与生活实践积淀的结晶,脚踏实地的参与社会生产分工劳作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成长自信 。
《小马过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 。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