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需要知道哪些新生儿护理的问题?( 二 )


最好将新生儿居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新生儿出院回家以后,父母要注意家庭日常的
卫生清洁,最好用湿拖把擦地,以免灰尘飞扬要在新生儿住的房间里吸烟 。不要让过多的人进入新生儿的房间,因为嘈杂的声音会影响新生儿的睡眠,而且容易增加新生儿感染疾病的机会 。
洗澡是清洁新生儿皮肤的有效方法 。新生儿洗澡时,还可以方便家长检查新生儿的皮肤有无损伤和异常的地方,并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发育的作用 。在洗澡之前要注意査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
如果新生儿有情绪不稳、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应暂停洗澡,必要时应去医院诊治 。
洗澡的必备物品有浴盆、洗脸盆、毛巾、纱布、浴巾、婴儿皂、棉签、温度计等 。
新生儿洗澡时,室温要比平时高,如果室温无法达到标准,最好有阳光照射 。
洗澡的时间最好在吃奶后1个小时,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为最佳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
脐带是母亲与胎儿相连的纽带,也是母亲向胎儿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胎儿代谢产物的唯一通道 。当胎儿出生后,脐带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产科医生用无菌的方法将脐带结扎剪断,留下的残端逐渐干枯、脱落 。在脐带未脱落或创面未愈合之前,脐部是细菌侵入的主要门户之一,所以家长应特别注意对孩子脐部的护理与清洁 。每天可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并为新生儿勤换内衣及尿布 。
在换尿布时,要注意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 。当脐带脱落后,脐部的创面会有些发红、湿润,这属于正常现象,继续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保持创面的干燥、清洁,直至愈合若脐部形成痂皮,对创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随便揭掉痂皮 。当痂皮自然脱落后,新生儿脐窝仍有少许浆液分泌物,这时,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几天后即可愈合 。如果新生儿的脐窝部出
现红色颗粒状的小肉芽,这是肉芽肿,家长不必担心,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脐部进行消毒,再用浓度为10%的硝酸银溶液涂抹脐部,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可促进创面的愈合 。
如果发现新生儿的脐部发红、变肿或流出脓性液体等异常现象,应尽快带新生儿就医 。
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很薄,只有2~3层细胞,一旦被粗糙的衣服、尿布磨破,细菌就可以通过小小的伤口侵入,造成化脓性炎症 。如果新生儿皮肤的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臀部等)很潮湿,有污物积聚或受到刺激,表皮就很容易糜烂、损伤成为细菌大量繁殖的场所,容易发展成为败血症在护理新生儿的皮肤时,家长要为新生儿勤洗澡、勤清洁皮肤 。
应该用柔软的布料给新生儿做尿布或衣服 。如果一整天都让宝宝穿一次性纸尿裤,那就要勤为宝宝换纸尿裤 。宝宝每次排大便后,家长都要清洗宝宝的臀部 。在洗尿布时,要将肥皂液冲干净,并在阳光下晒干,以免残留的碱性物质刺激宝宝的皮肤 。宝宝的皮肤皱褶处要保持干燥、清洁和皮肤完好 。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现伤口,要及时为宝宝消毒处理
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肛温为36.2~37.8℃ 。腋下平均温度较肛温稍低,为36~37.4℃ 。新生儿腋温超过37.4℃或肛温超过37.8℃即为发热 。根据体温的高低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低热,腋下温度为37.5~38℃;中等热,腋下温度为38.1~39.5℃髙热,腋下温度超过39.5℃;超高热,腋下温度超过40.5℃ 。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容易引起产热与散热失衡,从而导致体温异常 。当新生儿体温异常时,要结合新生儿的呼吸面色、哭声、睡眠、吃奶及大小便等情况,综合判断是病理现象还是生理现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