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有点过敏体质,慢性荨麻疹,怎么办?

由于荨麻疹反复发作 , 伴有瘙痒 , 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荨麻疹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 尤其是儿童患者逐年增多 , 且病程易慢性化 。
10岁的乐乐 。从三年前开始起风团 , 一挠一大片 , 每晚发作 , 痒不欲生 。只要天黑他就会冒冷汗 , 担心荨麻疹发作 , 尤其是肚脐周围最多 。三年期间乐乐妈给乐乐吃过不少药物 , 录雷他定、VC、复方甘草酸甘片 。中药也有服用过 。但是 , 用药期间没有发病 , 停药又开始复发 , 反反复复 , 由于瘙痒剧烈 , 长期用药效果不佳 , 严重影响了乐乐的饮食和睡眠 , 乐乐妈疼在心里 , 但是却束手无策 。
据统计 , 大概有15%-20%的儿童都出现过荨麻疹 ,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症状 。患儿皮肤表面水肿、出现红斑 , 宝宝会感到瘙痒 , 不断用小手去抓 。
过敏体质是否会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出现呢?

有报道称:慢性荨麻疹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过敏体质 。研究证实过敏体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员所患的过敏性疾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也会影响IgE的合成 , 以相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抗原 , 有的引起强速发型过敏反应 , 有的则不能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接触频率对机体产生抗体有一定的影响 。
抗原经由黏膜进入易激发产生IgE应答;通过注射则引起IgG的产生 , 接触过敏原次数越多致敏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对于急、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报道 , 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被认为是急性荨麻疹主要的免疫途径;在慢性荨麻疹中自身免疫反应尤为明显 , 如Gteaves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中IgG抗体与IgE受体α链(FcεRIa)有较高的亲和性 。
从微观角度看 , 这类过敏性疾病都有相似的表现 , 即为分泌物的增多和水肿 , 只是鼻炎和哮喘发生在呼吸道黏膜 , 而荨麻疹和湿疹等则发生于皮肤 , 然而亦可视其为病位在皮肤黏膜组织的疾病 。也就是说 ,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实际上是对受到外界刺激后容易发生皮肤黏膜水肿人群特征的概括 。
过敏体质与过敏性疾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我们对过敏体质概念的表述是: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 , 在外在因子的作用下 , 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 , 反应性增强 , 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 。在同一环境中接触某种物质 , 有人过敏而有人并不过敏 。这就表明 , 过敏现象只会在特定的人身上出现 。
很明显 , 这是过敏者机体生理功能和适应性调节能力紊乱或低下的表现 。而未发生过敏者 , 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适应性调节能力 。外因是条件 , 内因是根本 ,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过敏原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 , 是致病的外因和条件 , 过敏反应的表现是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的 。病理改变是“标” , 机体内环境失稳和适应性调节功能失常是“本” 。
Paranos S等研究认为 , 过敏体质患者体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总IgE水平明显增高 。而有学者总结在免疫学方面 , 过敏体质的人常有特异性IgE形成能力偏高 , IgA或IgG或IgM等体内水平较低 , 机体对组织胺、白三烯、5-羟色胺、激肽等活性介质耐受力低下 , 前列腺素E的形成能力降低 , 胆碱酯酶功能不足或乙酰胆碱水平增高等方面的体质异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