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失眠不错,中医把失眠分几类?分别怎样调养?( 二 )


病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桔梗、川牛膝、枳实、赤芍、甘草、牡丹皮、香附 。
8.1.6 心火炽盛证
主症:心烦难眠,五心烦热 。
次症: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口干腰酸,梦遗滑精 。
舌脉:舌红、苔干,脉细数 。
病机:火热内盛,扰乱心神 。
治法:清心泻火,养血安神 。
推荐方药:导赤汤(《小儿药证直诀》)合交泰丸(《韩氏医通》)加味
药物组成:生地黄、木通、黄连、肉桂、茯神、夜交藤、杭菊花、白芷 。
8.2 虚证
8.2.1 心脾两虚证
主症:头蒙欲睡,睡而不实,多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 。
次症: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后作胀 。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
病机:心血不足,脾气虚弱 。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
推荐方药:人参归脾汤(《正体类要》)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茯神、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甘草 。
8.2.2 心胆气虚证
主症:心悸胆怯,不易入睡,寐后易惊 。
次症:遇事善惊,气短倦怠 。
舌脉:舌淡苔白,脉弦细 。
病机:心血不足,胆气虚弱 。
治法:益气养心,镇静安神 。
推荐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方药:人参、茯苓、柏子仁、远志、当归、酸枣仁、石菖蒲、乳香、琥珀粉冲服 。
如因病后体虚,汗出伤津,而见夜寐不安,则可选用酸枣仁汤《金匮要略》加减:酸枣仁、川芎、知母、炙甘草、茯苓、灯芯草炭 。
8.2.3 心肾不交证
主症: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 。
次症: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
舌脉:舌尖红少苔,脉细 。
病机:阴液亏虚,阳气偏亢,既济失调 。
治法:交通心肾,补血安神 。
推荐方药:交泰丸(《医方集解》)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丹参、人参、茯苓、远志、五味子、桔梗、柏子仁、黄连、肉桂、莲子心 。
失眠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于思虑劳倦致心血不足,实证多由痰热内扰所致 。实证病久,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可转成虚证 。分三型:①心脾两虚,方用归脾汤加减主之 。功效:补养心脾 。②肾亏肝旺型 。治宜滋阴降火,相交心肾 。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主之 。③痰热内扰型 。治宜清热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减主之 。

失眠可不能胡乱治,对症下药才是关键!我结合龙兴超人平台资源库梳理了一篇回答,希望对题主有用 。
轻度失眠患者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来后不易入睡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 。失眠者都有夜晚睡不着白天精神不振的体会 。这样不但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很不利于健康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从中医角度看,基本分为五种情况 。
一、肝郁化火
特点:整晚睡不着,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可伴有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眼红耳鸣,食欲不佳,大便干,排便费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 。一般会选择龙胆泻肝加减来治疗 。
二、痰热内扰
特点:入睡困难,失眠、胸闷、心烦、恶心、嗳气,可伴头重,目眩,口苦,舌偏红,苔黄腻 。临床用黄连温胆汤来加减 。
三、阴虚火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