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叛逆是孩子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心理需要,家长能做到的,只能是提前了解并适时控制产生这种需要的强度 。
马斯洛需要理论与孩子叛逆情绪的关系
如果我们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仔细观察儿童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孩子的叛逆几乎是一种必然 。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一)简介:马斯洛,1908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 。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马斯洛类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
(韩:生存、安全、归属、爱与被爱、自我价值实现) 。
(二)特征: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总有一种占支配地位;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
(三)举例: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归属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要量最强烈,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 。只有这个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才能出现更高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 。
二、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儿童的发展
第一阶段,0-3岁:生理需要,谁给他吃就跟谁亲(有奶便是娘) 。现实中,奶奶带他跟奶奶亲,妈妈带他跟妈妈亲,这是孩子的本能,扶养人则自然获得亲情(心理资本) 。
第二阶段,3-6岁:安全需要 。同时,归属需要出现,社交需要萌芽 。2岁左右时,随着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发育,他们会走了,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接触更多的新事物 。离开熟悉的环境走到外面,面对未知世界,孩子对安全感开始重视,这也是本能使然 。
当他们走到户外时,总喜欢缠着父母一步不离,遇到危险就喊父母,对爸爸妈妈有极强的霸占欲,不喜欢别人碰,因为爸爸妈妈是自己安全的来源 。
3-6岁开始认识到我与别人的不同,于是产生了归属需要,即我属于哪一类?你会经常听到小朋友们喜欢攀比,我爸爸怎样,我妈妈怎样,其实是他们把自己跟爸爸妈妈绑定在一起(归属),说爸爸妈妈厉害就是说自己厉害 。
同时,因为接触了别的小朋友,开始了社交的需要,他们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以认识更多的小朋友 。
第三阶段,7-12岁:社交需要加强,被人尊重的需要开始觉醒 。7岁以前的孩子以家庭为中心,而7岁以后开始以学校、朋友为中心,同时随着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孩子们开始觉得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能对自己负责了,他们的心理重心开始转入到了社交需要,同时因为社交活动的增加,需要他们开始处理人际关系,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尊重,于是他们对尊重的需要开始觉醒 。
当他们在学校、朋友中体会到了被尊重的快感,回到家后他们同样有着被尊重的需要 。而这时候家长往往还沉醉于以前命令式的管教,没有尊重孩子,孩子在家的尊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然而然的开始对父母产生意见 。于是开始顶撞父母 。但是因为这时候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能力,所以即使抵抗也会被父母打压下去 。
第四阶段,13-18岁:家的功能被削弱,尊重需要强烈,自我实现的需要觉醒 。随着生理成熟,身体机能基本完善,有的孩子甚至已经比父母都高大 。这时候孩子从生物学上来说,已经可以算一个成人了 。因为他们具备了传宗接代能力,在古代就要成家立业了 。
- 孩子叛逆不听话该怎么办?
- 7天减肥3-5公斤的方法
- 有给孩子喝飞鹤奶粉的吗?什么系列的好?
- 宝宝6个月了还跟4个月的孩子一样大,担心孩子的发育问题,应该怎么办?
- 想母乳搭配奶粉给孩子喝,有什么配方奶粉推荐?
- 最近想买冰箱,有没有性价比不错的冰箱排行榜说一下?
- 怎么教孩子写字
- 送孩子开学怎么发朋友圈
- 12岁的育儿方法
- 锻炼孩子上肢力量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