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睡觉并不是简单的两眼一闭

睡觉在常人看来 , 就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 但是在佛陀看来 , 睡觉不仅仅是简单的两眼一闭 。在佛经故事中 , 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 ,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 , 接下来就一起往下看看 , 睡觉并不是简单的两眼一闭是什么意思 。
世尊一日在鹿野苑中寂坐 , 时尊者大目犍连 , 在摩竭善知识村 , 独在静处经行而睡 。世尊在寂定中 , 照见大目犍连独在静处经行沉睡 , 世尊即放神通力 , 一刹那顷 , 鹿野苑中隐身不现 , 已至摩竭善知识村尊者大目犍连前 。
彼时世尊从三昧中告尊者大目犍连言:「汝目犍连 , 汝欲睡!」 。
目犍连唯然急应云:「世尊!弟子为何不由自主 , 竟思睡 , 且酣睡耶?」世尊告目犍连言:「莫作行想 , 莫作分别想 , 莫多分别 , 如是睡当离 。汝若睡不离者 , 汝当如所闻法 , 如所诵法 , 广自诵习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如所闻法 , 如所诵法 , 广为他人说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如所闻法 , 如所诵法 , 当如法力行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以冷水洗眼及洗身肢节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以两手挑两耳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起身出讲堂 , 向四方视 , 及观天星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当在空处 , 徐步往来行 , 善护诸根 , 勿作漏相 , 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 , 返步登坛 , 敷着禅床 , 结跏趺坐 , 如是睡当离 。
若不离者 , 当还入讲堂 , 四迭敷郁多罗僧着床坐 , 举僧伽梨 , 着头前 , 右胁着床上 , 足足相累 , 当作明想 , 当除乱意 , 常作起想 , 思维住 。汝目犍连!莫乐床 , 莫乐右胁眠 , 莫乐睡 , 莫乐世间恭敬 , 起得味想 。何以故?我不说近一切法 , 我亦不说不近一切法 。云何说不近一切法?目犍连!我说不亲近白衣 。目犍连!若亲近白衣 , 易起谀谄憍慢意 。因有憍慢 , 便有嫉妒;因嫉妒故 , 性海兴波 , 不自止息 , 三昧便远离 , 遂被睡魔所乘 。是故我说此不亲近法 。目犍连!云何我说亲近法?目犍连 , 当至静处 , 草蓐为床 , 默然不言 , 远离诸恶 , 并离人众 , 寂坐内照 , 一息不与清净无着之大道相离 。
是故我说亲近法 。目犍连!若入村乞食 , 当莫求利报 , 当莫求恭敬 。目犍连!汝息利报恭敬意已 , 始得入村乞食 。汝目犍连 , 入村乞食 , 当莫想入人家 。何以故?目犍连!居士家多有俗缘 , 若比丘入居士家 , 人苟不与共言 , 彼比丘便作是念:有谁向此居士论我短处 , 令彼居士不共我言?便有恚心 。有恚心者 , 便起贡高 。因起贡高 , 便自不息 , 远离三昧定 。目犍连!若说法时 , 当莫见胜负 , 当作不胜意 。若作胜意 , 便有多论 。因多论 , 便有贡高 。有贡高 , 便有嫉妒 。因嫉妒 , 便有不息 , 远离三昧定 。汝目犍连!若说法时 , 当作有益 , 当决定说 , 当莫非他说 , 当如狮子吼说 。目犍连!汝当如是学 , 如是行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