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此病的关键是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做好隔离、消毒、检疫等措施,防止本病传入 。发现病猪后,首先,对于有高热征发生且蓝耳病检测阳性的猪场,必须及时给猪注射蓝耳病弱毒疫苗;对于猪未发过蓝耳病,但受蓝耳病威胁较大的场户,应给猪注射灭活疫苗;此病病情在一些地区出现波动与蓝耳病疫苗的停用有关;二是必须加强非典型猪瘟的预防,由于在“高热征”病例中,猪瘟是引起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故必须确保猪瘟免疫效果的到位;三是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抗生素可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四是根据发病的不同病原(如支原体、弓形体、附红小体病等),选用对症药物进行预防性投药或治疗,减少发病造成的损失;五是采用一些能增加猪体免疫力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投药或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六是适时淘汰康复种猪,一般经治疗康复的种公猪配种母猪,常会导致产仔数低、流产率高,利用价值受影响 。
体温的变化常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种类和性质,所以检查体温对疾病的诊断很有意义 。通常检查体温常按以下顺序: 第l,先在兽用体温表上端的凹陷处拴一细线绳并在线绳的另一端拴上一小铁夹,以便固定 。第2,把体温表内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 。第3,在体温表上涂以润滑油,沿猪的肛门慢慢插入,并将铁夹子夹在臀部被毛上,待3~5分钟后取出 。第4,取出后将体温表擦净,查看度数,再把水银柱甩下,放置适当备用 。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仔猪为38~40℃ 。如果猪的体温不在这个范围之内,那就说明猪正处于病态,应赶快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以做到及时治疗 。
猪在我们农村是一种很常见的家畜,餐桌上我们每天吃的猪肉,都离不开生猪,科学养猪,掌握了解生猪的成长过程,我们才能养好猪,养出高品质的生猪,才有安全可靠的猪肉,猪的生长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哺乳猪,保育猪,青年猪,育肥猪,关于各个阶段猪的体温在多少范围内属于正常,解答如下:
1,哺乳猪
哺乳猪也就是刚刚出生3天的头猪,哺乳期的猪一定要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一定要适宜),出生头3天,让仔猪吃足初乳,固定好奶头,做好防止母猪压到、做好保暖工作,哺乳期的仔猪的营养来源主要是母乳,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哺乳仔猪尽早吃足初乳,提高母乳质量,增加母猪泌乳量,做好哺乳期仔猪的寄养,取得理想的断奶体重,适当锻炼哺乳期仔猪的消化功能,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一样,从刚刚出生的哺乳猪到断奶期间猪的体温在38.5℃~39℃属于一个正常范围之内 。哺乳期的小猪要做好疾病的防御措施,提高哺乳猪的成活率 。

文章插图
2,保育猪
什么是保育猪,保育猪俗称断奶仔猪,其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特点,需要精心喂养 。保育猪的饲养,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饲料量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达到200克以上,仔猪就会有理想的增重 。保育猪的疾病防范,特别防止水肿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肠炎、败血症,链球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及关节炎以及断奶后多发性全身消瘦综合症,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体重10斤~20斤的保育猪正常体温在38℃~39℃范围之内的体温属于正常现象,保育猪的体温高低是根据,猪的运动量,猪的居住环境,还有当地气温来决定的保育猪的体温 。
- 小孩发育什么年龄最好?
- 猪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
- 两个月的宝宝混合喂养,一天拉六七次大便,大便黄色的有奶瓣,这样正常吗?
- 宝宝两个月了,不爱喝奶是怎么回事?正常吗?
- 怎么做肉饼子啊
- 如何评价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查正常但产妇孩子出生伴重要染色体缺陷?
- 四个月的宝宝一天拉四五次,正常吗?
- 领着孩子出门,总感觉自家孩子好像缺精少神的,这心理正常吗?
- 12岁正常身高是多少?
- 促排卵方案和药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