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 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 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 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 ,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 , 存在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 一起来看看 。
【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1、赛龙舟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 许多人划船追赶 ,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 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 。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 。这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 , 借龙的神威祈福、辟邪 。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 。龙船竞渡前 , 先要请龙、祭神 。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 , 祭过神后 , 安上龙头、龙尾 , 再准备竞渡 。
2、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 , 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 , 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包裹而成 , 形状多样 , 有尖角状、方状等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 , 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 北方大多以吃甜棕为主 , 南方则更偏爱咸粽 。
3、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 , 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阳以四色线系臂 , 并佩戴香囊 , 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 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在南方一些城市 , 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
4、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 , 又称“嬉钟馗” , 源自北宋 , 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 , 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在民间 , 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 , 端午跳钟馗 , 寓意为消除五毒 , 四季平安 , 人寿年丰 。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 在江淮地区 , 家家悬钟馗像 , 用以镇宅驱邪 。
5、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 , 俗称五色丝、五彩丝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 , 以五色为吉祥色 , 端午清晨 , 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拴上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的五色线 。系线时 , 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还有一种说法 , 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 , 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 , 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 给带来一年的好运 。
6、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 , 能治百虫毒、虫兽伤 , 民间有“饮了雄黄酒 , 百病都远走”等俗语 。但现代科学研究标明 , 雄黄酒外用尚可 , 内饮则有害 , 需慎重 。
- 清明节祭祖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 金羊毛的故事原文 金羊毛的故事主要内容
- 刘禹锡的竹枝词全首诗 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 安全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关于安全的故事有哪些
- Shopee毕业和不毕业的区别有什么?新店任务是什么?
- 湿气重会觉得冷吗 湿气重的人是不是畏寒怕冷?
- 红烧排骨你这么做比买的还好吃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步骤
- 两岁的宝宝吃饭和喝奶哪个更重要?
- 红烧茄子家常做法外酥里嫩不油腻做法简单详细看了食欲大增 红烧茄子的家常做法步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