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众多 , 除比较庄重的扫墓祭祖外 , 还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等 , 古代还有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 小杜这首耳熟能详的诗 , 在中国儿童都能传唱 。清明节是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一大节日 , 但凡有华人的地方或受华人风俗影响的地方 , 都要在清明节前回家扫墓祭祖 , 除中国内地各省以外 , 港澳台以及美国、印尼、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尤其重视清明节 。新的时代时兴网上祭奠 , 但网上祭奠并不被一些上了岁数注重传统的华人接受 。
清明节雨纷纷
清明节的风俗众多 , 除比较庄重的扫墓祭祖外 , 还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等 , 古代还有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节的饮食也不同 , 大多为寒食 , 如吃鸡蛋、冷饽饽、冷高粱米饭、冷煎饼卷生苦菜、凉大麦粥、吃青团、裹粽子等 , 很明显是脱胎于寒食节 。
纪念介子推 , 清明节至少2500年历史现代的清明节 , 实际上脱胎于三个节日 ,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这三个节日合三为一了 。传说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 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叫重耳 , 他在当上晋国的国君之前 , 为了避免追杀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 。重耳不止一个人逃 , 跟随他逃亡十九年的忠心大臣不少 , 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在重耳最困难的时候 , 连饭也吃不上了 , 饿的眼冒金星 , 跟一个农夫要饭 , 那个农夫给了他一块土坷垃 。为了给重耳裹腹 , 介子推偷偷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 , 就着野菜做了一碗汤 。重耳吃得津津有味 , 事后才知道是介子推身上的肉 , 感动的眼泪花花的 。但重耳历经苦难做了晋国的国君后 , 大封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 。
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淡泊名利 , 便偷偷带着老母去深山老林隐居去了 。等有大臣提醒晋文公忘了封赏介子推时 , 介子推已离开多时了 。晋文公赶紧率众臣追赶 , 直追到现在的介山 。有人报告说介子推就在这座深山里 , 但他就是不出来见晋文公 。
大山那么大 , 介子推与晋文公捉迷藏 , 晋文公是很难找到的 。有个大臣出了个馊主意 , 放火烧山 , 只烧三面 , 留下一面 , 不怕介子推不出来 。晋文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 于是下旨烧山 。但等山火灭了也没见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率众臣到山里寻找 , 发现介子推与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树下 , 并给晋文公留下了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复清明 。” , 诗中有“清明”二字 , 这便成了“清明节”的由来 。
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个时候 , 不得动火 , 只能吃寒食 , 于是寒食节诞生了 。介子推隐居的山绵山 , 从这天起也改了名字 , 叫介山 。介子推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 这棵大柳树后来又复活了 , 晋文公下旨叫它“清明柳” 。晋文公每年到了这时候就想起介子推 , 前来祭拜他 , 民间也便把这个时间当成了扫墓祭祖的时间 。
- 牛仔小外套的搭配穿法 牛仔外套有哪些搭配方法?
- 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 金羊毛的故事原文 金羊毛的故事主要内容
- 刘禹锡的竹枝词全首诗 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 安全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关于安全的故事有哪些
- Shopee毕业和不毕业的区别有什么?新店任务是什么?
- 湿气重会觉得冷吗 湿气重的人是不是畏寒怕冷?
- 红烧排骨你这么做比买的还好吃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步骤
- 两岁的宝宝吃饭和喝奶哪个更重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