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文公、介子推时代到现在 , 有两千五百多年了 , 所以说中国的清明节至少有两千五百年历史 。
清明节的历史其实远远早于介子推时代上述清明节的由来传说 , 故事优美 。但却经不住历史的考验 。介子推留下的血书 , 完全是现代人的大白话 , 可以判定是后人附会而成 。在一些著名的史书如《左传》、《史记》中 , 并没有记载介子推被烧死的事情 , 以左丘明和司马迁严肃的治史态度 , 如果有这个故事 , 而且在民间有这么大影响 , 他们不可能不记载 , 哪怕是用春秋笔法 , 可见介子推是否被烧死都存有疑问 。最早记载介子推与寒食节一事的 , 是东汉时期的学者桓潭 , 但桓潭离介子推时代 , 已过去了六百年 , 就像我们记载明朝的事情一样 , 所以不足为证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的源头 , 来自于中国古老的祭祖文化 。如果说夏朝考古证据不足 , 那么早在殷商时期 , 就已经有了上巳节 。殷商时间最注重祭祀 , 出土的甲骨文就是祭祀的文字 。汉代有一个学者叫应劭 , 曾经上巳节的起源进行过考据 , 认为上巳节的活动在商朝和周朝就可以形成 , 因为国家对祭祀非常重视 , 所以那时候的活动是由政府主导的 , 有专业的女巫主持仪式 。而上巳节就是清明节的源头之一 。
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相当成熟 , 《诗经·郑风·溱洧》、《周礼·春官》等史书都有记载 。至于“清明”二字 , 至少在先秦古书《周书》中就有记载 , 《周书》和《尚书》是同时代的古文献 , 早于孔子时代 。远古时代不象现在 , 窗户是没有玻璃的 , 在没有发明纸之前也没有窗户纸 , 所以窗户挡风遮雨只能用木板 。在冬天 , 为了抵挡寒风 , 窗户会被木板塞严 , 并用泥巴糊住 。这样寒风是挡住了 , 但屋里是一片黑暗 。直到春天来临 , 被糊死的窗户才被“解冻” , 阳光照进来 , 谓之“清明” 。
清明节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 当代更趋向于文明最早的时候 , 是三节并过 ,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上巳节在古代是个大节 , 早在先秦时代就流行 , 诗经里面多有记载 , 到唐朝时成为全年三大节之一 , 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到了宋元明时期慢慢势微 , 现在已有很少地方过上巳节了 。
清明节扫墓祭祖
提起上巳节可能人们不知道 , 但提起“三月三” , 很多人是知道的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 如广西壮族、苗族地区 , 三月三是一个必过的大节日 。“二月二 , 龙抬头;三月三 , 生轩辕” , 这一天还是黄帝的诞辰 , 所以显得格外庄重 。“三月三”其实就是上巳节 。只不过现在不这样称呼罢了 。
清明节扫墓祭祖
【清明节祭祖的由来和意义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寒食节在先秦到魏晋时 , 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 唐宋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 元朝以后因为蒙人统治天下 , 寒食节开始势微 , 明清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 , 不再专门过这样一个流传几千年的节日 。近代的清明节 , 实际上是明清以后整合三个节日的产物 , 古时的一些风俗 , 现代人不再遵守 , 而植树造林成为清明节的一个新的风俗 , 且由政府主导 。至于清明节扫墓祭奠先祖的习俗 , 来源于中国古老的祭祖文化 , 几千年来一直未曾中断 , 乃至清明节演变为现代的三大“鬼节”之一 。
- 牛仔小外套的搭配穿法 牛仔外套有哪些搭配方法?
- 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 七夕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 金羊毛的故事原文 金羊毛的故事主要内容
- 刘禹锡的竹枝词全首诗 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 安全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关于安全的故事有哪些
- Shopee毕业和不毕业的区别有什么?新店任务是什么?
- 湿气重会觉得冷吗 湿气重的人是不是畏寒怕冷?
- 红烧排骨你这么做比买的还好吃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步骤
- 两岁的宝宝吃饭和喝奶哪个更重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