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一些所谓大师以犯太岁为由推销吉祥物,你认为靠谱吗?

感恩邀请 。护身符还是到正规的寺庙或道观去请吧,图个心安和吉祥 。推销型吉祥物就跟去周大福买个金饰品一样,放屋里觉得好也可以买啊 。
这个怎么说呢,太岁,简单点的说就是十二地支,每年一个地支当值,当值的地支就是太岁 。
地支跟地支之间有多种关系,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一个地支作为本命属相,所以就有人把每个人的本命跟每年的太岁地支进行比较,从而说出来的一套理论 。
这套理论我们叫民俗,有人信,有人不信,自古有之,以后也然 。
比如说今年己亥年,那么地支是亥,那么太岁就是亥 。与亥有关系的刑穿冲合会的地支属相就被认为跟太岁有关系了,其中冲为冲犯太岁,最凶 。
亥猪年,巳蛇命冲犯太岁 。
亥猪命是本命年,也是刑太岁 。
寅虎命六合太岁,但合中有刑,合中有破 。
申猴命六害太岁 。
卯兔命和未羊命三合太岁 。
大概就是这么几种关系,信的非常信,不信的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封建迷信 。
对于利用民俗卖一些吉祥物,只能说他们有生意头脑 。再说了,这个也让那些信这些的人有了心理上的安慰,双方愿意,倒也无可厚非 。
至于有没有用,我要说的是,信心往往来自信仰,相信这些的,或许也能得到信心,或者安慰之类的,也是好的 。
這是传统的习俗,过年了,增加一点氣氛也不错 。不当真,不反对,其实当真的人並不多,都是凑趣的,讨个吉祥,真的,没有必要去计较 。
当然不靠谱 。大师想赚你的钱,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
这类事其实就是个营销噱头,只要不过火不是宣扬封建迷信哪一套,也不必太看重 。做为咱们一般百姓,有兴趣就买一件,不信这些就置之不理 。其实不只您讲的大师们宣传这个,很多寺庙、旅游景点,甚至导游也讲这些,无非就是推销珠宝店的吉祥物罢了 。个人看法,大家交流吧!
谢谢邀请 。樱桃番茄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跟国内的风水这些习俗有关系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 。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宝宝们可以参考一下~
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讲的是到自己的生肖本命年时,皆会遇到所谓的“岁冲”(又称坐太岁)或“犯太岁”(正冲),加上另外两个生肖会有“岁破”(正冲太岁、偏冲太岁),也就是每年会有3个生肖属相受到“太岁星”的冲克,必须要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前到庙里“安奉太岁”、祈求太岁星君庇佑,以免灾祸降临 。
然而,“太岁”究竟是什么?照理说“本命年”鸿运当头,怎么又会“犯太岁”呢?这一切都要从太岁信仰讲起 。
“太岁”的由来
民间传说“太岁”为凶星,起源自木星(又名岁星),又有称主四季寒暑或十二时辰之神为“太岁”的说法 。
中国古代相信“天人感应”,透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认为星体的光晕亮度改变、日月蚀,以及星体的排列方式与运行方向都是事情发生的征兆,对应到人世间的吉凶祸福,逐渐衍生为对星辰的信仰,并加以神格化,岁星亦在其中 。
然而,太岁起源的确切时间点已经难以考据,但从相关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略知一二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称:“《王居明堂位礼》曰:‘出五里迎岁’,盖殷礼也” 。虽然无法确定东汉学者所言是否正确,但保守估计太岁信仰大概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 。
根据出土于陕西临潼的西周青铜器“利簋”上铭文记曰:“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商” 。“珷”指西周武王,于伐商牧野之战的甲子日这天,因岁星当位而战胜告捷,后世的《国语》、《荀子》、《史记》等典籍都有记载“避岁”一事(攻打岁当之国必败),对于先秦两汉的军事决策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不过此时仍然将太岁和岁星混为一谈,到了战国时代晚期才逐渐将太岁取代岁星,从“避岁星”变成“避太岁”;至汉武帝时太岁才从岁星的观念中分化出来取得独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