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这种叫法是怎么来的?( 五 )


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也比较心疼自己这两员大将,所以就叫画家把这两人的模样画了下来,贴到了门上,用以代做两员大将,结果依然有用 。
从此,门神的说法便流传了起来,到了现在还有很多人,依然挂着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的画像 。
中国春节民俗众多,春节前夕家家都会贴对联寓意幸福吉祥,贴门神看家护佑平安 。门神有怎样的传说?古代气宇轩昂,威武霸气的名武将数不胜数为什么秦叔宝尉迟恭成了门神而位列道家仙班?现在就为大家说说成为门神的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和吉祥寓意 。
原古时代人们的住所简陋,是没有门的也就没有门神祀,随着社会进步,门庭首先出现在权贵部族首领的住宅,因门有防御外部侵犯保护主人安全的特殊作用,渐渐人们对门的意义产生了崇拜 。最初以“桃人饰门”、“画虎于门”、“户贴画鸡”等非人格化的神来守卫门户 。而后出现的人格化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支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形成一扇天然的大门 。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在鬼域大门两边守卫着两个神仙兄弟,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 。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 。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 。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神荼”、“郁垒”作为门神,除了文献还有实物为证,汉画像石上刻有神荼郁垒执虎饲鬼的形象,与上述文献“执以食虎”的所述一致 。
后世作为门神的很多是唐代的人物,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武将秦琼、尉迟恭、钟馗和魏征 。秦琼,尉迟恭作为门神有记载的是在元明时期晚于钟馗 。钟馗捉鬼吃鬼镇宅辟邪为门神的传说起源于唐代,有吴道子画作传于后世 。最早关于钟馗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补笔谈》,传说唐玄宗巡游中忽染重病,不见好转 。夜里玄宗梦到一个红衣小鬼偷其珍宝,被一个面目丑陋铁面虬鬓的大鬼捉到吃掉,问是谁,大鬼说是终南山钟馗进京科考朝廷嫌其长得丑落第自杀化作鬼魂,见皇帝有难前来施救并誓言捉尽天下恶鬼 。唐玄宗大为感动,命画师作钟馗像供奉 。
而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神的唐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传说也跟唐朝皇帝有关,这个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现存最早记载两人成为门神的文献为元明间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门神二将军》及《道藏》本《搜神记》之《门神》:当时天下初定,杀人过多冤鬼聚集,晚上唐寝宫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啼号,六院三宫夜里不得安宁 。唐太宗把这事告诉群臣 。秦叔宝说:我一生征战杀人如摧枯,积尸如聚蚁,怎么会怕一些小鬼呢,夜里愿同敬德为皇上守卫 。”夜里果然安静了 。唐太宗担心二人日夜辛苦就让画工画上两人戎装画像挂在宫门左右,效果一样 。流传下来就成了秦尉二将奉为武门神 。前门安宁了还有后门,皇帝命魏征护卫后门,于是魏征也成了文门神,主管内宅 。魏征的门神画像中往往有“镇宅”、“福神”等字样,也称作“福神魏征” 。无论何种形象的门神,都寄寓了人们吉祥如意福寿康宁等美好心愿 。
大家都喜欢把古时的忠义之士作为门神门神是我国民间贴在门上的神像,贴门神风俗的基本意图是渴望摆脱灾难,得到幸福 。门神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 。据查考,我国周代就有门神,但那时的门神还无名无姓 。门神在汉朝时有三位,一位是成庆,另二位是神荼及郁垒,至唐有了秦叔宝、尉迟恭二门神 。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多得不可胜数 。直到今天,春节贴门神画的风俗依然存在 。秦叔宝、尉迟恭两位武将门神,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关于秦琼、敬德成为门神有个传说:李世民为了争皇位,在玄武门杀死兄弟二人,住进皇宫以后,经常做恶梦,梦见他两个兄弟变成恶鬼来找他索命,终日心神不定 。太宗有两位将军,一个是勇猛无比的尉迟敬德,一个是每战必胜的秦叔宝 。二将军自愿戎装守门,李世民这才安心 。可是,只要他俩一离开,李世民马上就会犯病 。魏征叫画匠把秦琼、尉迟恭的像画下来,贴于门上,李世民从此再不做恶梦了 。这事传到民间,老百姓都知秦琼和尉迟恭的厉害,也仿着画了他俩的像,过年时贴到大门上,叫做“门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