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美食,经常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很多人就会开始包粽子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生米粽子一般要煮多久,一起来看看吧!
生米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米粽子一般要煮2-3小时才能熟 。


生米粽子一般是用糯米包出来的,而糯米中含有丰富的支链淀粉,并不容易煮熟,如果用普通的锅,需要在水开后小火煮2-3小时才能煮熟、煮透,如果煮的时间短了,那么粽子就容易发硬,口感不糯、也不好吃 。
【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判断粽子到底熟了没,可以在煮到一定程度时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就要翻过来继续煮 。


提示:


但如果是用高压锅煮粽子,则能够比较快煮熟,一般在上汽之后煮30-50分钟即可 。


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文章插图



粽子煮熟后要闷多久


闷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但是闷久一些更好吃 。


粽子在煮好之后,把火关掉之后一般不要立马取出来,需要盖上锅盖继续闷一会,可以让粽子变得更加香甜软糯 。闷的时间长短还是看自己方便,如果着急吃,那么闷20分钟就可以了,但不着急吃,闷一晚上也可以的,会更好吃 。


普通大米能包粽子吗


不建议用普通大米包粽子 。


1.首先普通大米中的淀粉是直链淀粉,黏性不够,包出来的粽子在剥掉粽叶之后比较容易散掉 。


2.普通大米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不好,不粘糯 。


3.糯米包的粽子冷了也能吃,还是软的 。但是大米包的粽子冷了之后就会发硬,不好吃 。


包粽子糯米和大米的比例是多少


7:3比较合适 。


很多人包粽子都习惯用全糯米,这是比较常见的,但也会加入一些豆类进去 。但是用全糯米的话,会很粘,吃起来很容易腻,如果加点大米吃起来就没那么腻,也容易消化一些 。一般建议糯米和大米的比例为7:3比较合适,既能够保持糯米的粘糯口感,也不会导致粽子太过松散 。


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文章插图



包粽子的米泡多久最好


2-3小时即可,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泡更久一些 。


一般包粽子的米浸泡2-3个小时即可,泡到糯米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 。注意水量要足,米水比例1:2最适宜,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在空气中,米粒会粉化 。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 。


由于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时间充裕可以泡2-3天,期间注意每天换水 。浸泡几天后糯米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


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文章插图

粽子粘粽叶是什么原因


1.粽子煮太软了


粽子是用糯米制成的,而糯米本身就有很强的黏性,其中的支链淀粉加热遇水之后形成的胶体黏性很强,如果粽子煮的比较软,粽子含水量高,那么吃的时候就容易粘在粽叶上面 。


2.粽叶没有处理好


包粽子的粽叶,一般都需要事先处理一下,比如说用碱水煮一下,如果没有处理,包出来的粽子就容易粘粽叶 。


生粽子一般要煮多久 生粽子煮多久能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