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注解赏析 论语子罕原文及翻译( 四 )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 。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 。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 。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
(2)病间:病情减轻 。
(3)无宁:宁可 。“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 。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评析】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 。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 。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 。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
【原文】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注释】
(1)韫匵:音yùn 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
(2)善贾:识货的商人 。
(3)沽:卖出去 。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
【评析】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 。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 。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
(2)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 。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
【评析】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 。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
【注释】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 。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