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 。与,称许,赞许 。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
(3)说:音yuè,同“悦” 。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
(5)末:没有 。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 。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 。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
【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 。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 。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 。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
【注释】
(1)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 。
【原文】
9·26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 。此处言其多 。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
【译文】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评析】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 。“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
【原文】
9·27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1)衣:穿,当动词用 。
(2)敝缊袍:敝,坏 。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 。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 。忮,音zhì,害的意思 。臧,善,好 。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 。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评析】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先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 。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
【原文】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 。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
- 桂花果泡酒的功效及作用
- 战国策原文及译注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
-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 庄子全文和翻译及赏析
- 书上元夜游阅读及答案 书上元夜游文言文翻译
-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翻译
- 赞美花的经典绝句 关于花的诗词名句及感受
- 鱼具用品 渔具 渔具大全及价格
- 姜夔暗香古诗文 暗香姜夔译文及赏析
- 春日的注释及译文 春日古诗的意思翻译
- 道德经注音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阅读带拼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