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完整版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二 )


老子,起这名字意味着将道作为了母亲(二十章),自己则为道的小儿子(老子),始终从道汲取着营养(而贵求食于母) 。
在《道德经》里老子详细阐述了道与德的从属关系,辨证关系;阐述的理论非常崇高,非常英明,真的很伟大 。老子在文章里所讲的道,实指国家的法令法规;而德是在国家法令法规(道)框架内的行为规范,故唯道是从 。这在文章的多处都有提及 。也就是说道是德的原则,德是道框架内行为的准则 。如人们都能依道而行德,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有希望 。而国家的法令法规还要合乎自然(道),即人民的利益;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法令法规指引下取得成就后,百姓都会说:我认为就应该这样(十七章) 。老子在文章里还提出了伟大的战略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战术理论,但遗憾的是没有为我所用,而被美帝所利用 。美帝将其运用的非常娴熟,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用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阿根廷的经济打回了原形,至今都萎靡不振 。用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以一纸广场协议将日本的经济延迟了近三十年,至今都喘不过气 。用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彻底解体了苏联,使得俄罗斯孤苦支撑到今 。在解读的过程中,我的思维逐渐变得清晰 。许多过去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问题,现一想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如有了问题,稍一仔细琢磨就能看到问题的骨髓,并能找出相应的道理 。《道德经》里真的有着大智慧!二仟多年前的《道德经》被我完整的译出,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和安慰,只要能为民族的复兴做出奉献就可以 。
陈中辉
修改于2021年9月
道篇:
第一章.
原文:
道〈1〉,可道〈2〉;非常道 。名〈3〉,可名〈4〉;非常名 。无名〈5〉,天地之始;有名〈6〉,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7〉,而异名〈8〉;同谓之玄〈9〉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注释】:〈1〉.道:道德,道理,道教,规律 。〈2〉.道:说,讲 。〈3〉.名:道的规律 。〈4〉.名:说出,描述 。〈5〉.无名:没有形成 。〈6〉.有名:已形成 。〈7〉.同出:出处相同 。〈8〉.异名:名称不同 。〈9〉.玄:深奥 。
译文:
道,是可以说的道;而我在这里讲的并非人们常说的道 。道的规律,是可以被描述出的;可我在这里讲的并非人们常描述的规律,而是道的自然规律 。天地初创之始,道还没有形成自然规律;当万物诞生的根本形成时,道就已经形成了自然规律 。因此保持心灵纯洁,就可以观察其真实美妙的规律;常常带着欲望,就只能观察其虚华的表面 。这两种观察的出处相同,都来源于道,而获得结果的名称却不相同(一曰其妙,二曰其徼);都被称为深奥的道 。深奥啊更加深奥,是通向众生神奇美妙的门户 。
读后感:
通篇共八十一章 。道篇三十七章,德篇四十四章 。道篇的第一章应为作者的序言章 。在这章里,作者重点讲述了自己所讲的道有别于其他所讲的道 。自己所讲的道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及方法(国家的法令法规)及由此所形成的规律 。这些的确不同于其他所讲的道 。这在后面相关的章节里都有所提及 。所以作者将自己的道称为“其妙”,是有道理的 。
作者在文章里提出如能保持心灵纯洁,就可以观察到万物从萌芽到结果,从结果到落叶,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规律 。就能看到人类社会如坚守正道(正确的法令法规),则国家兴旺强盛;如失去正道则会导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国家也会走向衰败 。这些都是大自然不变的规律,也是作者所讲的美妙深奥的道理 。如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就会寻找能符合欲望或编织能满足欲望的道理 。这同样也被人们称为深奥的道理 。而作者认为这些都是他所讲的道理以外的东西,所以就被称为“其徼” 。但由于两者都被人们认为是深奥的道,且都成为通向众生神奇美妙的途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