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曾几何时,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雅蠛蝶”的“铁棍山药”横空出世,铁棍山药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网红”,应该也就10年出头的样子,试问诸君,从你听到“铁棍山药”这个词,至今,超过10年的有几个?恐怕没有!因为,那时的铁棍山药,尚未造势!别的不多说,你可以问问家里尚且健在的老一代人,他们谁听说过铁棍山药,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他们都没听说过,一个没有历史的东西,可以凭空编造历史,真是没谁了,今天,效哥,带领大家扒下“铁棍山药”的内裤,让大家彻底认识一下,谁才是真正的正经山药 。
山药,最早的名字叫“薯蓣”,而且一直叫薯蓣,到了唐代宗李豫时代,因避讳“豫”,改名为“薯药”,没完没了了,后来,到了宋代,为了避开皇帝宋英宗赵曙的名讳,所以,“薯药”二字又把“薯”去掉,再次改名为“山药”,现在反而管山药叫薯蓣的人不多了,习惯成自然,都叫“山药”了 。呵呵,两个皇帝,把薯蓣彻底改名了,
山药有很好啊药用价值,也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常吃只有好处,缺点几乎是零,来,看看下图,国家药典2015版对山药性状的描述,
大家看到了吧,国家药典规定的山药无非就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正经“山药”,我们看一下,法定的药用山药的特点,以上截图来自中国药典最新版,描述如下“直径1.5—6cm”,大家记住,这个数据是指的“干燥品”的直径,山药脱水干燥后,直径会缩小很多,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个描述是否为铁棍山药,
火眼金睛:
药典描述的粗细,铁棍山药大家都懂得,很细,一般直径约1.5-2cm左右,烘干或者阴干脱水后后,直径绝对<1.5cm,也就是说,药典正品山药,一定不是“铁棍山药”,只能是普通的山药,
而“铁棍山药” 是个什么梗?它为何一出世,就非要冒充自己是正宗的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山药?大家可以自己搜索“铁棍山药”,就一目了然了,铁棍山药无非就是窜红的网红而已,它和效哥曾经提过的网红“黑枸杞、三七花、马卡、普洱茶”是一样的东西,都是被人为囤积,人为炒作,最后,假的变成了真的!但是,这类窜红的东西,一定没有历史,也一定没有未来!大红大紫过去了,便再也无人问津.
那,它为什么这么贵呢?这个很好回答,因为“物以稀为贵”,因为产量低,呵呵,那么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产量如此低的东西,居然会被炒作成为“供应全国上下两千年”的中药,这,岂不是笑话,
铁棍山药曾几何时,已经濒临灭绝,看下图人民网的报道:
相信大家看明白了吧,“铁棍山药”的唯一种栽,仅仅留存在唯一的一个岳姓农户手里,而且是少量的,现在全国在热卖的铁棍山药,全部是这岳姓农户的少量种栽的后代而已,为什么?不单独是因为产量低,只能说明,“铁棍山药”在任何时期,都不作为药材入药,否则,仅凭它可以入药这个特性,国家每年大量的收购,还会让它濒临灭绝?绝不会,所以,中医的舞台,确实有怀山药,但,铁棍山药想蹭怀山药的热度,似乎还差了很多!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怀山药被认定为地道药材的时间,并非古代,而是明朝,从明朝开始,才正式的出现怀山药这个词,效哥为了写这篇,读了两天论文,包括国家的和河南的中药研究院的论文,请看下图 。
看完这篇国家级的论文,大家有什么感觉?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山药只有山西闻喜县有记录,而之前那篇“人民网”的报道,却误认为春秋时期的河南产的“铁棍山药”才是贡品,典型的曲解,这个错误,真是对人民网的编辑有点小小的鄙视,不知,可以不说,传播错误,就不对了,而河南怀山药真正成名,不过就是明朝,至今亦不过4个朝代而已,区区几百年何足挂齿,炒作铁棍山药的人,虽然有钱,有钱,却依然改变不了公正的历史,
- 深圳景点大全
- 看守所出来有什么讲究
- 20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就业方向 适合什么工作
- 2022口腔医学技术就业方向 能做什么工作
- 2022学什么技术赚钱 工资高吃香
- 2022航海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 有哪些就业方向
- 千古绝句最霸气古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哪个季节
- 梦见家中花被他人用水浇死是好是坏?
- 运动鞋能否经常水洗,用什么洗效果好?
- 蓝鲸的祖先是陆地上的吗?它们是如何进化又回到水里面去了呢?为何要逆向进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