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给我们贡献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成语?( 四 )


出自苏轼的一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文中这样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执笔熟视 , 乃见其所欲画者 , 急起从之 , 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 。”胸有成竹形容做事前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和谋划 。如果没有苏轼这篇文章 , 我们会用什么词形容呢?

苏轼给我们贡献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成语?

文章插图
电视剧中的苏轼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 , 水落石出”原指秋天枯水期水位降低后石头露出的自然景象 , 后世用来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
苏轼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相当丰富 , 单是成语也有三十多个 。
关注梅鹤读书 , 欢迎留言讨论 , 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推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 明月夜 , 短松冈 。
正好在读作家江晓英《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一书 , 书中对这首词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如下:
人因情而柔软 , 情因爱而动人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爱 , 莫过于我喜欢你 , 恰好你也爱慕于我 。两情相悦 , 又何必日日相守?两情相守 , 又岂在朝朝暮暮?即便是天人永隔 , 那又如何?
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 明月夜 , 短松冈 。”
我们虽然天各一方 , 已然十年 , 但想你、念你、忆你之心从未淡过 , 反而愈发浓烈 。千里之外 , 孤独一坟 , 说不出的凄凉与忧伤 , 即便是再相逢 , 许是你也认不出我了吧?如今的我 , 四处奔波 , 满面灰尘 , 鬓发如霜 。夜里入梦时隐约回到故乡 , 看见小窗前你正梳妆 , 我们抬眼相望没有说一句话 , 唯有串串泪珠儿簇簇落下 。那明月照耀的山坡上 , 松涛依旧 , 你也一定会年年因思念而痛断柔肠吧!
苏轼于熙宁八年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这是一首写给妻子王弗的悼亡词 。词学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道:“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 , 句句沉痛 , 而音响凄厉 , 陈后山(陈师道)所谓‘有声当彻天 , 有泪当彻泉’也 。”
这首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 , 名动千古 , 世代流传 , 算得上是不朽之作 。
而最早的悼亡诗 , 则出自于《诗经》 , 后西晋的潘岳、中唐的元稹和晚唐的李商隐等诗人都有名篇问世 。到了清代 , 纳兰容若的悼亡词更是以清丽和哀婉见长 , 深受后来者的追捧和喜爱 。
有人说 , 苏轼这首悼亡词 , 一经问世就占据了制高点 。这话似乎绝对 , 又绝对在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