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是战时硬通货?(11)


其二、白糖的作用除了食用以外还是制作炸药的原材料 , 将白糖熬制成糖浆以后以3:7的比例混入硝酸钾以后就能制成爆速为3200米/秒的烈性炸药 , 或者以2:8的比例混入氧化氯制成火箭弹发射药 。总之 , 白糖的功能是其它物资无法比拟的 , 因此在战时黑市中成为“硬通货”也就不足为奇了 , 如果战争爆发或者出现重大突发事件 , 大家应当把白糖采购排在第一位 , 届时它将会发挥着比货币更为重要的价值 。
其三、鉴于白糖在战时体现出来的战略价值 , 同时 , 也基于我国专家的理论研究 , 最终于1960年被定为国家战备物资之一 , 地位与粮食、棉花、燃油同等 , 储量必须具备满足全国3个月消耗量的要求 。为了确保国家白糖安全 , 在市场化的前提下 , 国家制订了严格的价格执导框架 , 确保产糖农户以及厂商不受国外低价糖的冲击而破产 , 这也是国内期货白糖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原因 。而且 , 也是国家坚决打击白糖走私 , 保护国内产糖企业的重要原因 。比如说 , 产自印度尼西亚的白糖 , 它的价格折合人民币约4000/吨 , 而国内白糖价格普遍在5000元/吨以上 , 差价在1000元以上 , 国内白糖对国际市场白糖并没有任何形式的竞争力 , 但是白糖属于我国战备物资 , 国家宁愿补贴也要产糖企业滋滋润润地活下去 , 从战略角度来看 , 食糖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重要 。
要搞懂这个问题 , 首先就得知道什么是“硬通货”?加上“糖”的重要性 , 最后结合“战争年代”这个时代背景 , 三者联合在一起就是本题的答案 。
通常硬通货指的就是国际信用优质、市场稳定的货币 , 例如黄金白银或其他铸币 , 比如说你拿着美元去兑换黄金 , 美元就属于硬通货 , 或者你拿着黄金去兑换成货币 , 黄金也属于硬通货 。
那么“战时硬通货”就很好理解了 , 凡是优质、稳定 , 且被广泛接受的物品 , 都可以自由兑换黄金、铸币等等 , 比如我们熟知的“盐” , 虽然白米饭中也有糖的存在 , 但“糖”在战争中同样也属于“战时硬通货” 。
千万不要小看糖的价值 , 17世纪初期 , 在欧洲购买一件胸甲 , 普通点的只要5佛罗林 , 购买一整套步兵甲只要7佛罗林 , 而当时我国的蔗糖 , 在阿姆斯特丹的售价为1.1佛罗林/磅 , 如此高的价格 , 还受到了各个阶级的疯狂采购 。
1磅=0.453千克=453克
大航海时代初期 , 蔗糖就成了高价的奢侈品 , 17世纪中期 , 荷兰人更是通过贩卖蔗糖赚的盆满钵满 , 其中主要利润来源于日本等糖类匮乏的国度 。
日本因为气候因素 , 本土不适合种植甘蔗 , 而我国地大物博 , 甘蔗产量丰富 , 所以17世纪中期 , 郑成功旗下商人通过海洋货运 , 不断朝日本贩卖蔗糖 , 当时蔗糖都是一船一船的直接拉过去 , 据说在1661~1708年 , 日本人因购买蔗糖 , 付出了1亿多斤铜的代价!
后来为了抑制金银矿石的流出 , 日本开始引进甘蔗并加以培育 , 但日本的这种甘蔗含糖量较低 , 所以日本的“糖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 在二战期间 , 日本还特意攻下了很多富产甘蔗的地区 , 以此解决国内糖不足的窘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