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 , 书法家 , 文学家 。字克柔 , 号板桥 , 江苏兴化人 , 生于1693年 , 卒于1765年 ,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 , 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 ,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 画擅兰竹 。
板桥先世 , 三代都是读书人 , 曾祖新万 , 庠(xiang)生;祖父清之 , 儒官 , 父立本 , 字立庵 , 廪(lin)生 。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家 郑板桥哪个朝代的】1693年癸酉 , 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4岁 , 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 。14岁继母郝夫人卒 。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 , 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 , 24岁中秀才 , 26岁开始教馆 。30岁父郑立庵卒 , 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 , 陆续约十年时间 。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 。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 , 妻徐氏卒 。40岁 , 1732年 , 壬子雍正十年 , 秋赴南京参加乡试 , 中举人 , 作《得南闱捷音》 , 43岁二月 , 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 , 题《西江月》一阙 。
44岁 , 1736丙辰 , 乾隆元年 , 二月至三月 , 在京应考 , 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45岁 , 乳母费氏卒 , 复得程羽宸资助 , 纳饶氏 。50岁 , 1742壬戌 , 乾隆七年 , 春为范县县令 , 兼暑朝城县 。52岁妾饶氏生子 。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 , 连任七年 。60岁年底 , 卸去县官职务 。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
73岁4月作《竹石图》 , 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 。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 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 , 身后无子 , 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 , 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 , 弱女持笺学楷书” 。传说板桥学书 , 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 , 徐氏云:“人各有体” 。这句话触动了板桥 , 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 , 撇一半 , 创立了“六分半书” 。
曾任山东范县知县 , 又调知潍县 。为官同情平民 , 抑制富豪 , 初到潍县 , 遇大饥荒 , 即开仓赈贷;乾隆十八年 , 因请赈触忤大吏而辞官 。去官之日 , 百姓遮道挽留 , 并立生祠 。
郑燮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 , 擅画竹、兰、石 。又工书法 , 用隶体参入行楷 。他的诗、书、画 , 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 , 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 , 被称为" 扬州八怪" 之一 。终老扬州 。郑燮所作诗 , 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姑恶》等篇反映社会黑暗 , 同情人民疾苦 , 富有现实意义 。《悍吏》、《私刑恶》、《逃荒行》、《姑恶》尤其写得深刻生动 , 令人触目惊心 。《悍吏》中写道:" 豺狼到处无虚过 , 不断人喉抉人目 。" 《私刑恶》写道:" 一丝一粒尽搜索 , 但凭皮骨当严威 。" 其他如《扬州》、《绍兴》、《燕京杂诗》(其一)、《自遣》、《游焦山》、《野老》等 , 也能自抒所见 。表现真率性情 , 大量题画诗都有寄托 。他诗歌的特点是 , 不傍古人 , 多用白描 , 明白流畅 , 通俗易懂 。
- 肝不好,脸上会出现哪4个现象?枸杞加一物可以养肝,加的是什么?
- 门可罗雀的反义词,门可罗雀的反义词是人山人海吗
- 门户网站建设,门户网站建设思路
- 女人结婚后是做全职太太,还是职场丽人?
- 四岁多的孩子无缘故发烧可能是什么原因?
- 国内的鬼片,哪一部是你童年的阴影?至今让你都不敢看第二遍?
- 女生卧室该如何装修和搭配?
- “门口有横路,子孙多富贵”,这句话有什么讲究呢? 房子旁边是马路风水
- 鸟巢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 牛油果脂肪含量那么高为什么还是健身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