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就葬在定军山,为什么少传出挖掘其坟墓的消息?( 二 )


可以想象,但凡盗墓者要寻找一点线索,看了这段记载后,可能都提不起盗墓的兴趣,因为千辛万苦地找到坟墓后,一旦挖掘开来,很可能里面空无一物,这不是又费油又费马达吗?
三是武侯诸葛亮的智慧和手段让盗墓者害怕 。
不管是正史也好,还是演义也罢,诸葛亮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多智近乎于妖的一个神人 。
尤其是传说中,他不仅能掐会算,还会摆八卦阵,更能发明诸葛连弩等各种机关 。

诸葛亮死后就葬在定军山,为什么少传出挖掘其坟墓的消息?

文章插图
想想都不好对付!
盗墓贼非常担心其墓葬中会有厉害的机关暗器,所以也就不敢轻易以身犯险了!
所以说,考虑到一是现在定军山的坟墓极有可能是衣冠冢;二是坟墓里面可能没有太多的陪葬品;三诸葛亮的智慧和手段,让历代的盗墓者不敢轻易发掘其定军山的坟墓 。
一丹流青原创
一、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品德令后代钦佩不己,盗墓者也不忍下手 。
诸葛亮死后就葬在定军山,为什么少传出挖掘其坟墓的消息?

文章插图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齐老臣心 。孔明自刘备三顾茅庐以来,至死相随 。刘备时代,负责战略设计、后勤供应、政权建设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兵败夷陵、气死白帝城后,孔明受托孤之重,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南方后,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毅然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 。孔明对刘氏父子的忠诚惊天地、泣鬼神,盗墓者如偷盗,必遭万人痛责!
二、孔明廉洁奉公,并无太多余财,墓中并无太多值钱东西 。
诸葛亮死后就葬在定军山,为什么少传出挖掘其坟墓的消息?

文章插图



孔明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己也是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盗墓贼知道:即便进入孔明墓室,也会几乎空手而回,盗他作甚?
三、随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普及,“多智而近妖"的孔明已经肉身成圣,古人多迷信,盗墓者怕孔明的灵魂找他报仇!
诸葛亮死后就葬在定军山,为什么少传出挖掘其坟墓的消息?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孔明,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 。孔明既然在民间已被神化,谁敢太岁头上动土,盗诸葛爹爹的墓?
四、民间传说甚多,传说孔明遗言:让抬他棺材的,抬出去后,到绳断处就地掩埋,可见孔明是人精一个,盗墓的即便敢盗,也怕吃尽千辛万苦,还是找不到真墓 。到时狗咬尿泡一空欢喜一场啊!
根本找不到 。诸葛亮死后遗嘱 。穴足容棺,不用砖石,殓以时服 。这与普通布衣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高风亮节,万世景仰 。还没有人如此丧心病狂 。[祈祷]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 。临终遗嘱交待把他葬在汉中定军山,坟墓不用大,够容得下棺材就行,穿平时的衣服,不用陪葬物品 。(诸葛亮)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从这段史料记载,说明诸葛亮的坟墓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自来也不值盗墓贼惦记 。这是第一个原因 。
第二个原因在于难找 。当初诸葛亮是葬在定军,但并没有起坟墓,而是直接藏在山里 。水注经: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 。所以说现在的诸葛亮墓,只是后人新建的 。
第三个原因则是官方和民间的保护 。公元263年春刘禅下诏在定军山山下为诸葛亮立庙 。在此之前蜀汉各地百姓纷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当时朝议以不符合礼制不许 。蜀汉各地老百姓只得逢节在路边、小巷祭祀诸葛亮 。说明诸葛亮在蜀汉百姓心中地位崇高 。汉中定军山附近的百姓倒是能到定军山祭祀 。公元263年八月魏国伐蜀,钟会率大军进攻汉中 。钟会亲自去诸葛亮庙祭拜,并下令将士不许在诸葛亮墓地所在周围放牧、砍柴 。魏镇西将军钟会会征蜀,至汉川,祭(诸葛)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诸葛)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