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注释】
①焉:是兼词“于之、于此”的意思 , 这可理解为“在其中” 。
②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
③其:代“他们” 。
④善者:好的方面 , 优点 。
⑤从:追随、跟从 。
【译文】孔子说:“多个人同行 ,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 , 看到别人缺点 , 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如果有 , 加以改正 。”
【解读】
孔子这句极为著名的话 , 已经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 。凡有一点特长的人 , 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 。就是有错误的人 , 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 , 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 。他喜欢以别人为师 , 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
这句话的道理很简单 , 就是为学者要谦虚好学 , 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 。因为人往往自以为是 , 免不了虚荣和傲慢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离不开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 。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 , 这种精神已经十分可贵 , 更可贵的是 , 不仅要师人之善 , 还要以别人的缺点为借鉴 , 这是平凡而伟大的真理 , 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 , 都是有益的 。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 孔子对曰:“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 。”《颜渊》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 。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 , 臣子要像臣子 , 父亲要像父亲 , 儿子要像儿子 。”
【解读】
此章说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礼法制度 。摆正人与人之间名分关系 , 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很重要的 。春秋时期 , 社会结构发生变动 , 西周时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已经遭到了破坏 , 多有“君不君 , 臣不臣 , 父不父 , 子不子”之事发生 。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对此感受亦深 , 所以他十分赞赏孔子的“正名”主张 , 但他终究没有任用孔子 , 不立太子 , 导致继嗣不定 , 引发了陈氏弑君之祸 。
3.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 ,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 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 , 请事斯语矣 。”《颜渊》
【注释】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 , 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 , 即合于礼 。复礼 , 归于礼 。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 , 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 , 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些 , 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 。实行仁德要靠自己 , 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 , 不合礼的事不听 , 不合礼的事不言 , 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 , 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
【解读】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 。要在生活中行“仁” , 按孔子的说法 , 就要克己复礼 , 加强自我约束 。也就是说 ,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 , 约束自我的行为 。“仁”是用来实践的 , 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
- 舟中晚起原文及翻译 舟中晚起白居易诗翻译赏析
- 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钱塘湖春行翻译和赏析
-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左传 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
- 送李端原文赏析及解释 送李端卢纶阅读赏析
- 江雪原文赏析及解释 古诗江雪的意思及注释
- 诗经采薇赏析及诗文含义 诗经采薇翻译及解析
- 暮江吟原文赏析及诗意 暮江吟的意思是什么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及诗意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赏析
- 原文赏析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及注释
- 高考总分多少分及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